患者女,31岁,因“左侧鼻塞、头痛4个月”于2003年6月3日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患者左侧持续性鼻塞4个月,伴枕部胀痛,渐进性加重,伴睡眠打鼾、嗅觉下降,无明显流涕及鼻出血,伴双侧耳闷、耳鸣,听力无明显改变,无张口受限及面部感觉异常。外院CT及MRI检查显示蝶窦、蝶鞍病变向下达鼻咽部 。曾于鼻咽肿物处穿刺抽出酱油色液体5 ml
入院体格检查:鼻内镜下见鼻中隔向右侧偏曲,后端向双侧鼻腔膨胀性生长,双侧蝶窦前壁膨隆,向下占据鼻咽腔,视力、视野检查未见异常。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人院第4天行鼻内镜下双侧蝶窦占位切除术,术中见蝶窦前壁骨质吸收变薄,窦腔内囊性肿物,囊液呈咖啡色,内含胆固醇结晶及干酪样物,彻底切除囊壁。术后病理结果提示颅咽管瘤局部恶变(图2)。患者术后于我院肿瘤放疗科行放射治疗,剂量为6000 cGy/30f,放疗结束后于门诊定期复查,至2015年均未见明显肿物残留与复发征象 。
2016年9月患者因左侧面部麻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MRI增强扫描提示左侧鼻咽部、咽旁问隙、颞下窝及颅底占位 ,考虑肿瘤复发,再次就诊于我院。入院后鼻内镜下见鼻中隔后端部分缺如,左侧鼻咽部淡红色新生物,表面不平呈颗粒状。于鼻咽部取活检,病理结果提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因肿瘤范围广,包绕颈内动脉,与患者家属沟通,建议颈内动脉覆膜支架植入后行手术治疗。患者家属因经济原因拒绝支架植入,后经多学科讨论后,于2016年11月28日行影像导航辅助鼻内镜下肿瘤姑息性切除,使用等离子刀及动力系统切除左侧鼻咽部、翼腭窝、颞下窝、斜坡及颅底肿瘤,部分包绕颈内动脉周围的肿瘤未能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术后患者转入放疗科行适型调强放射治疗,处方剂95%肿瘤计划靶体积6000 cGy/30f,疗程结束后患者出院。3个月后复查,鼻内镜检查见术腔内较多痂块,清理后术腔局部伪膜伴坏死样物,未见明显新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