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男,56岁,2007年12月3日因反复发热头痛20 d入住我院感染科。当时尿常规RBC+,蛋白2+,糖+,相对密度1.020,pH 6.0;24 h尿蛋白量1.74 g,混合性蛋白尿;ESR 38 mm/h,Scr 179 μmol/L。眼科会诊:左眼视野颞上象限局部缺损。2008年1月4日因肾功能不全转肾内科。
37.9℃,血压156/100 mm Hg,余尤异常。实验窜检查:血Hb 82 g/L,尿常规RBC 2+,蛋白2+,糖2+,pH 5.5,空腹血糖6.25mmol/L,餐后血糖7.8 mmol/L,Scr 721 μmol/L,晨尿相对密度1.008,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24 h尿蛋白1.24 g。
予甲泼尼龙500 mg冲击治疗,3 d后改为泼尼松片治疗并逐渐减量。住院期间眼部无局部处理,左眼红逐渐消退。Scr降至220 μmol/L,24 h尿蛋白0.65 g。2月29日出院。2008年11月5日泼尼松减至5 mg时患者又出现全身关节酸痛、右眼发红,畏光,少许分泌物。入院检查:血常规Hb 114 g/L,尿常规RBC阴性,蛋白+,糖+,pH 7.0,Scr 301 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