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劳力性气促3年,加重半个月

周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劳力型心绞痛

主诉 病史

【一般资料】 男性,51岁  【主诉】 干咳、劳力性气促3年,加重半个月。 【现病史】 患者诉3年前爆破粉尘接触史半年后出现发作性干咳,无咳血,劳力性气促,进行性加重,伴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消瘦,乏力,曾于当地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沙丁胺醇、盐酸氯哌丁”治疗,疗效欠佳,就诊于当地三甲医院,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予口服“强的松”治疗,症状缓解。半个月前患者着凉后上述症状加重,稍事活动后既感气促,并咳出少量粘液痰,口服药物不能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经门诊以“间质性肺疾病”收住院。 【既往史】 既往体健,无手术史,外伤史及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

查体 辅查

【查体】 T:36.9℃,P:78次/分,R:22次/分,BP:13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苍白,无黄疸,皮肤弹性正常,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外形正常。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角膜无混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眼球运动正常,光反射灵敏。耳廓外形正常,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双侧听力粗测正常。鼻无畸形,鼻腔粘膜无充血、水肿,鼻中隔无偏曲,鼻翼无扇动,各副鼻窦无压痛。口唇无苍白,颊粘膜无溃疡、白斑,伸舌居中。咽后壁无红肿,悬雍垂居中,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表面无脓性分泌物,喉发音清晰。颈软,未见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及杂音。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无静脉曲张,未及皮下气肿。胸式呼吸,呼吸浅快,双侧呼吸动度增强,肋间隙无增宽。语颤无增强及减弱,无捻发感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双侧呼吸音清晰,双肺底可闻及Velcro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1.5cm。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无脉搏短拙,无奇脉及大动脉枪击音。无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逆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肝肾区无叩击痛,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6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及金属音。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痛温觉迟钝,尼龙丝试验阳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胸正位片示:双侧胸廓对称,所见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明确骨质破坏、气管、纵隔居中,纵隔无增宽,双肺透光度减低,双肺可见弥漫性结节性病变,大小不等,分布不均,边缘模糊,双肺纹理增多,走行紊乱,双肺门未见增大,肺门位置及密度正常,心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主动脉结增宽,双侧膈顶光滑,肋膈角模糊。诊断结论: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

诊断 处理

【诊断依据】 1.中老年男性,慢性起病;2.患者诉3年前爆破粉尘接触史半年后出现发作性干咳,劳力性气促,进行性加重,伴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消瘦,乏力,曾于三甲医院,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予口服“强的松”治疗,症状缓解。半个月前患者着凉后上述症状加重,稍事活动后既感气促,并咳出少量粘液痰,口服药物不能缓解;3.胸式呼吸,呼吸浅快,双侧呼吸动度增强,肋间隙无增宽。语颤无增强及减弱,无捻发感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双侧呼吸音清晰,双肺底可闻及Velcro湿啰音;4.胸正位片示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 【鉴别诊断】 1.特发性肺纤维化: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病理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疾病的一种类型,病变局限于肺部,引起弥漫性纤维化,导致肺功能损害和呼吸困难。临床演变规律,治疗敏感性和预后与其他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有明显区别。2.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肺弥漫性出血、肺泡内纤维素沉着和肾小球肾炎为特征,病因未明,多数人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主要表现为咳血、血尿、蛋白尿、贫血可以鉴别。 【诊治经过】 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予呼吸科疾病护理常规,I级护理,持续低流量吸氧,高维生素饮食。予注射用阿奇霉素0.5静点日一次,甲基强的松龙500毫克静点日一次,连用3日,白色粘液痰消失,口服强的松30毫克,日一次,逐渐减量,症状缓解出院。

发布于 19-07-18 12:40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