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生殖系统合并泌尿系统畸形

陈医师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无脑畸形

主诉 病史

患者,女,15岁,学生。因阵发性右下腹疼痛1年余,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无放射痛,在当地医院经抗感染治疗,疼消失;其后下腹部疼痛反复发作,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情明显好转。  

查体 辅查

体温 36.4℃,血压 120/80mmHg,体重29kg,身高131cm。维生素D缺乏病体型,神志清楚。胸廓畸形,呈鸡胸,双侧乳房发育尚可。心、肺无异常。腹软,右下腹可见一长约6cm的愈合手术瘢痕,右肋下可及一质中包块,边界不甚清楚,触诊与周围脏器关系不能明确,压痛(+),反跳痛(-)。

诊断 处理

入院后行B超引导下阴道血肿穿刺术,术后诊断:阴道纵隔畸形。术后患者出现排尿困难,行导尿,发现:导尿管插入约15cm后方引流出约90ml浓茶样尿液。行膀胱镜检查,结果提示:(1)先天性尿道畸形[前庭处未见尿道口,处女膜后腔隙(即阴道)底部似为膀胱];(2)尿路感染;(3)阴道隔膜。患者返病房后会阴部大量暗红色有臭味血液涌出,混有大量凝血块,量约450ml,右下腹疼痛明显缓解。第2天B超检查示:(1)宫腔内液性暗区消失,仅见宫颈积液;(2)右侧腹部囊实性占位。提示:患者会阴部流出血液为宫腔内积存经血。阴道出血停止后行阴道内镜检查,于阴道内原纵隔深约8cm处用棉签可探及一约1.0cm×1.0cm大小开口,表面有少量暗色陈旧性血迹,无异味。并可见尿道开口位于阴道侧壁,以10号导尿管可引流出尿液。加强抗感染治疗,查体: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右侧腹部包块边界仍扪不清,但较前明显缩小,无压痛及反跳痛。B超复查示宫腔、宫颈已无分离,阴道无积血,右腹部包块明显缩小,液性暗区消失。最后诊断:(1)右下腹炎性包块;(2)先天性生殖器畸形:阴道纵隔;(3)先天性泌尿系畸形合并感染:尿道缺如;(4)维生素D缺乏病后遗症。在治疗上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骨和关节,菌血症/败血症,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内感染过程中,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随访 讨论

阴道纵隔的形成是胚胎发育12周,两侧副中肾管融合时尾端中隔未消失或部分消失。阴道纵隔常合并双子宫、纵隔子宫与双角子宫。若阴道纵隔为完全性,闭锁阴道积存分泌物或经血,阴道侧壁可触及囊性肿物,有文献报道1例阴道纵隔,一侧闭锁积血较多,将子宫推向上方,误诊为阔韧带囊肿。 泌尿、生殖系统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居全身各系统的首位,而生殖泌尿系统畸形常合并存在,原因在于泌尿生殖系统均起源于中胚层细胞。本例患者可能在阴道前庭形成过程中,尿道向下伸展,开口于阴道壁近阴道口处,成为先天性尿道阴道瘘,较罕见,手术可按生殖道造瘘处理。

发布于 18-09-27 22:44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