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弥漫性肝病

陈医师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弥漫性食管痉挛

主诉 病史

患者女性,86岁,因“尿黄1 周”于2016年10月26日以“肝功能异常”收入本院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1 周前患者自觉小便颜色加深,无纳差、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大便颜色正常。 

查体 辅查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可,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肝掌及蜘蛛痣阴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既往“冠心病”病史10 余年,“皮肤湿疹”病史5年,间断应用中药治疗,曾因服用含有首乌藤的中药致肝功能异常,后治愈。起病前10 d患者应用含有白藓皮的中药治疗湿疹。既往否认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慢病肝病史,否认长期大量饮酒及不洁饮食史。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0.77 × 109 /L(正常值:0. 02~0. 52×10^9 /L),余未见明显异常;肝功能:ALT 1525. 1 U/L,AST1234.3 U/L,TBil 51. 5 μmol/L,DBil22. 5 μmol/L,GGT 57. 9U/L,ALP 162. 2 U/L;凝血功能:PT 12. 5 s,PTA 85% 。肝炎病毒、EB病毒以及巨细胞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自身抗体均为阴性。

诊断 处理

入院后嘱患者停用中药治疗湿疹,给予复方甘草酸酐、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治疗。2016 年10 月31日复查肝功能:ALT 400. 4 U/L,AST 563. 3 U/L,较前明显下降,但胆红素较前有升高,TBil 81.1μmol/L,DBil 55. 9μmol/L。后加用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静脉给予前列地尔药物治疗。2016年11 月4 日复查,转氨酶继续下降,但胆红素仍进行性升高(TBil 138. 2μmol/L,DBil 89. 8μmol/L)。2016 年11 月5 日起给予应用甲强龙注射液40 mg/ d - 20 mg/ d - 20 mg/ d,共3 d,以期达到顿挫病情的目的。但2016 年11 月8 日复查结果示:转氨酶继续下降,TBil升至185. 1 μmol/L,DBil142 μmol/L。2016 年11 月8 日加用思美泰治疗。2016 年11 月14 日TBil升至204. 8μmol/L,DBil145μmol/L,复查凝血功能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 59×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64. 8% 。完善肝脏MRI示:肝脏未见明显异常。此时决定加用低分子肝素0. 6ml 皮下注射,头孢唑肟注射液2.0 g,1次/12h,静脉输注抗感染治疗。治疗1 周后复查肝功能示:TBil降至87. 4μmol/L,DBil63. 5 μmol/L,胆汁淤积减轻。应用抗生素及低分子肝素治疗1周后停药,复查肝功能,胆红素继续下降

随访 讨论

药物性因素可引起多种类型的肝损伤,所涉及的药物、植物、保健品添加剂等种类繁多,其发生机制复杂,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机体上可表现出不同的病理损伤。因此,在使用已明确可导致肝损伤的药物过程中,早期、动态进行肝功能检测是尤为重要的。

发布于 18-07-20 05:47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