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抗心衰治疗

杨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全心衰竭

主诉 病史

【一般资料】 女性,37岁,  【主诉】 停经38+6周,不规则腹痛伴阴道见红2小时 【现病史】 青年女性,孕2产1,孕妇平素月经不规则,预产期2017年06月12日;停经40天测尿HCG阳性。停经早期未出现纳差不适,无放射线接触史;早孕期无病毒感染,未接触其他有害物;停经4月出现胎动,停经13周在本院建卡检查共10次;无创DNA检查低风险。各次查胎心血压均正常。患者3小时前无诱因出现不规律下腹痛,有阴道见红,无阴道流液,自觉胎动正常。现门诊拟先兆临产收入院。停经以来食欲食量良好,睡眠情况良好,体重增加15公斤,大便正常,小便正常。 【既往史】 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史,否认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

查体 辅查

【查体】 T:37.2℃,P:89次/分,R:23次/分,BP:127/82/mmhg。宫高32cm,腹围95cm,估计胎儿大小3000g,胎方位LOA,宫缩不规律,强度弱,先露头,已衔接,胎心音140次/分。阴检:宫颈质地软,宫颈位置中,宫颈消退60%,宫颈扩张0cm。先露位置S-2,胎膜未破。骨盆测量:髂前上棘间径24cm,髂嵴间径26cm,骶耻外径20cm,坐骨结节间径9cm。 【辅助检查】 本院二维彩超:宫内妊娠38+周,单活胎,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测值正常,胎儿超声四项生物物理评分8分,BPD93mm,HC331mm,AC342mm,FL70mm,AFV62mm,AFI126mm,胎盘位于后壁,厚36mm,成熟度III度,S/D2.46。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平均心电轴右偏,ST段改变。

诊断 处理

【诊断依据】 1.先兆临产:宫缩不规律,强度弱,宫颈管进行性消退,宫口未开,伴有见红以及胎头已经衔接,胎儿有下降。2.高龄经产妇:孕妇年龄大于35岁。 【鉴别诊断】 1.临产:与先兆临产鉴别点在于出现规律性宫缩,并且伴有宫颈扩张,宫颈管缩短,同时可能伴有阴道流血,而且宫缩不会因为使用宫缩抑制剂而被抑制。2.生理性宫缩:出现宫缩时不会引起宫颈扩张,也不会造成宫颈管变短,同时可以被宫缩抑制剂所抑制,甚至可以在休息后无宫缩产生。3.胎盘早剥:为腹痛,同时伴有阴道流血,与临产的鉴别点在于胎盘早剥出现腹痛时伴有胎心音异常,腹部拒按。 【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完善相关产前检查,患者产前稍有恶心呕吐,休息会好转,宫口开3cm送入产房,患者产程进展中,患者仍有恶心呕吐,行体温检查未有升高,血压正常,后患者宫口开全,孕妇用力时出现心慌不适,10分钟加重后行阴检:宫口开全,s+3,给予患者吸氧后有所好转,5分钟后患者娩出一活婴,3分钟后患者突感心慌胸闷,急行心酶五项、DIC检查、生化八项检查,并急诊请心内科会诊,患者出现喘息行呼吸,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考虑患者心衰可能性大;心酶五项、DIC检查结果示患者出现回心血量增加引起的早期心脏衰竭,心内科医生建议转入心内科ICU治疗,转入后给予患者行低分子肝素治疗,并且急行心脏彩超示:左房增大,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考虑早期心衰,遂给予患者行毛花苷治疗,减少补液量,监测患者尿量,急行肾功能及肝功能检查未见异常,于心内科治疗中产科会诊给予钠钾镁注射液,复方氨基酸,补液共1000ml静滴,患者于1日后心慌胸闷症状缓解,继续抗心衰治疗1周,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行心酶五项及DIC检查,同时双下肢静脉彩超,心脏彩超检查未有明显异常后,给予患者出院。

发布于 19-01-05 08:39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