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急性间质性肺病

欧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间质性肺病

主诉 病史

患者男性,42岁,身高:170cm,体重:91kg,体表面积:1.91m2。继往吸烟30余年,每日吸烟约30支,发病后戒烟。2013年2月因“刺激性干咳半月余”到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胸部CT示纵隔软组织占位(未提供影像资料,具体不详),气管镜活检病理为鳞状细胞癌,诊断考虑:右肺鳞癌,右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查体 辅查

75mg/m2,140mg,第1天);注射用顺铂(冻干型)(75mg/m2,140mg,第1天),2周期后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4周期后疗效评价为维持PR。考虑顺铂的肾脏蓄积毒性,4周期后决定给予替吉奥胶囊维持治疗(替吉奥胶囊,大鹏药品工业株式会,60mg 1/早、60mg 1/晚、连服14天休1天为1周期)。服用替吉奥胶囊2周后患者出现持续咳嗽,干咳为主,无痰,伴随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0℃),予以止咳、抗炎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首次服用3周后患者按时给予第2周期替吉奥胶囊口服,咳嗽症状明显加重,故服用2天后停用替吉奥胶囊。

诊断 处理

给予注射用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后当天患者咳嗽症状明显缓解,未再出现发热。2周后复查胸部CT示双肺间质性渗出基本吸收(图1C,图1D)。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4年,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化疗期间服用利可君、鲨肝醇辅助骨髓保护,该类药物服用时间均较长,相关文献并无导致ILD报道。同时相关实验室检查除外了心脏疾病、感染诱发ILD,综合考虑患者为替吉奥胶囊诱发的ILD。

随访 讨论

ILD是NSCLC常见的伴随疾病,且与肿瘤的治疗密切相关。在接受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的患者中,急性ILD的发生率甚至可高达10%。ILD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而药物诱发的ILD通常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起病相对急促,严重影响预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IL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主要为活动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弥漫性阴影,阴影的性质可以是网格条索状、弥漫磨玻璃状、结节状。治疗上,药物性ILD并无针对性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首选撤药,多数患者撤药后症状会有所减轻;其次给予氧疗、改善通气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经过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缓解。

发布于 18-07-15 14:26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