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诉:反复头晕2年余,加重半月。 现病史:缘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重脚轻感及昏沉感,感行走不稳,头晕时不敢走动,持 续时间不定,每月均有数次发作,无耳鸣、听力下降,与体位关系不明显,无发作性肢体乏力,无嘴角 歪斜,无饮水呛咳等。未予重视,头晕仍有反复发作,近半月来,患者头晕加重,频次及持续时间延 长,每日均有发作,为求治疗,遂来我院就诊,拟“头晕查因”收入我科。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状态 一般,食欲良好,体力情况较差,睡眠情况良好,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平素身体良好,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等慢性病 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否认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入院体检:T:36.5℃,P:57次/分,R: 18次/分,BP:99/56mmHg。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神清,构音清晰,认知功能正常。颈无抵抗, Kernig、Brudzinski征阴性。粗测嗅觉及远、近视力正常,视野无缺损。眼睑无下垂,眼球位置居 中,各向活动无受限,未见眼球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调节、辐辏反射存在。颜面部痛温触觉正常,张口无偏斜,咬颞肌有力,角膜反射正常。未见面肌抽搐,眼 裂对称,双侧额纹、鼻唇沟无变浅,舌前2/3味觉存在。粗测听力正常,Rinne试验双侧均阴性,Weber试验居中。发音正常,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软腭上抬有力,悬雍垂居中,咽反射正常,舌后1/3味觉 存在。转颈、耸肩对称有力。口腔中舌位居中,伸舌无偏斜。未见不自主运动,右利手,无肌肉萎缩, 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远端、近端均为Ⅴ级。双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Romberg's征阴 性,姿势、步态正常。感觉查体正常。双侧桡骨膜、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及膝、踝反射(++), Hoffmann、Rossolimo征(-),上、中、下腹壁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阴性。 诊治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电解质、HCY、甲状 腺功能、粪便常规、感染八项(乙肝、丙肝、梅毒、HIV)未见明显异常。住院血常规:白细胞(WBC) 13.38×10^9/L↑,淋巴细胞比率(LY)0.088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11.23×10^9/L↑,中性粒细 胞比率(NE)0.8390↑,血小板(PLT)560.00×10^9/L↑,血红蛋白(HGB)104g/L↓,红细胞压积(HCT) 0.3230↓,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25.70Pg↓,红细胞体积分布宽 度(RDW-CV)15.30%↑。凝血五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7.0秒↑。血脂:高密度脂蛋白(HDL-C) 0.89mmol/L↓。尿常规+沉渣分析:白细胞(WBC)76.30/μL↑,比重(SG)1.008↓。胸部正、侧位:1、 心影增大。 2、两下肺野见网点条状阴影增多,肺间质性病变或纤维化灶不能排除。 3、正位心尖边 缘不清,左肺舌段病变待排除。床旁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缓 2、逆钟向转位心电位。腹部彩超: 1、胆囊结石(泥沙样) 2、右肾囊性病变 3、绝经期子宫 4、肝、胰、脾、左肾、膀胱未见明显异常。 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1.升主动脉稍扩张 2.左房增大 3. 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并瓣口流速稍增高 4.三 尖瓣轻度返流 5.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脏CT及冠脉血管造影(CTA):1、左冠脉前降支(LAD)近 段、右冠脉主干(RCA)近段钙化斑块,相应管腔轻至中度狭窄,其中以左冠脉前降支(LAD)近段为 显著,管腔中度狭窄。 2、主动脉瓣钙化斑块。头颅CT血管造影扫描(CTA),颈椎CT血管造影(CTA): 1.脑萎缩;双侧小脑半球边缘钙化灶。2.颈椎退行性变。3.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左侧椎动脉起源 变异(主动脉弓)。
出院诊断:1.后循环缺血 2.冠心病 3.胆囊结石 4.右肾囊性变 5.睡眠障碍 治疗上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抗焦虑,改善睡眠,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营养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