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诉:反复双上肢、口角不自主抽动6年余,加重3天。 现病史: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不自主震颤,无四肢僵硬,无行动迟缓,无穿衣、系扣困难,紧张时症状加重,经休息或放松后症状消失,患者当时未予在意;随后患者肢体震颤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口角不自主抽动,洗脸、吃饭、喝水时均可诱发抽动,无面部闪电样疼痛,无扳机点,无口角流涎;3天前患者自觉左侧颜面部抽动仍有反复发作,影响其日常生活。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状态良好,食欲良好,体力情况良好,睡眠情况良好,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来我院 就医,在门诊拟诊断为“特发性震颤”收入院。 既往史:平素身体良好,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否认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入院查体:神清,构音清晰,自知力存在,情绪正常。颈无抵抗,Kernig、Brudzinski征阴性。粗测嗅觉及远、近视力正常,视野无缺损。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调节、辐辏反射存在。颜面部痛温触觉正常,张口无偏斜,咬颞肌有力,角膜反射正常。未见面肌抽搐,眼裂对称,双侧额纹、鼻唇沟无变浅。粗测听力正常,Rinne试验双侧均阳性,Weber试验居中。发音正常,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软腭上抬有力,悬雍垂居中,咽反射正常。转颈、耸肩对称有力。口腔中舌位居中,伸舌无偏斜,未见舌肌萎缩及纤颤。未见不自主运动,右利手,无肌肉萎缩,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远端、近端均为Ⅴ级。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稳准,轮替试验灵活,Romberg's征阴性,姿势、步态正常。躯干和四肢痛温触觉及关节位置觉、音叉振动觉、皮层觉正常。双侧桡骨膜、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及膝、踝反射(++),Hoffmann、Rossolimo征(-),上、中、下腹壁反射及跖反射、肛门反射存在。双侧Babinski、Chaddock征(-)。皮肤色泽及皮温正常,无汗腺分泌障碍,大小便正常,皮肤划痕征阴性。 诊治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2018-06-26 血常规:红细胞(RBC) 3.57×10^12/L↓,凝血五项:凝血酶原时间 19.3秒↑,国际标准化比率INR 1.62↑,尿常规+沉渣分析:红细胞(RBC)36.40/μL↑,余心脏功能、肾脏功能、肝脏功能、血脂、空腹血糖、CRP、电解质、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甲功三项、同型半胱氨酸、肿瘤标志物、铜蓝蛋白、肝炎病毒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均未见明显异常。2018-06-25 心电图:1、窦性心律 2、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3、QT间期延长。2018-06-26 胸部正、侧位:1、心肺膈未见异常。 2、胸12、腰1椎体轻度楔形变,请结合病史,建议必要时MRI进一步检查。2018-06-27 胸腹部(彩超)双肾、输尿管、膀胱(女)+肝、胆、 胰、脾+子宫、附件:肝、胆、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2018-06-27 颈部血管(彩超)颈动脉:双侧颈动脉硬化并左侧窦部斑块形成,未见明显狭窄。
出院诊断:1.特发性震颤 2.双侧颈动脉硬化伴左侧窦部斑块形成 治疗上给予丹参改善循环、复方曲肽注射液营养神经、盐酸普萘洛尔片缓解震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