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口角歪斜5小时 病史:患者于晨起7点半左右发现微笑时口角向右侧歪斜,伴有上唇部麻痹感,无伴口角下垂,无口角流涎,无食物残渣残留于一侧颊部,无流泪、眼睛干涩,无耳后疼痛,无听力改变,无吞咽困难,无一侧肢体麻木,无一侧肢体偏瘫,无反应迟钝,遂于我院门诊就诊,现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
查体:神志清晰,构音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25cm左瞳对光反射(+++),右瞳对光反射(+++),鼻唇沟左侧较浅,伸舌居中,咽反射正常,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Ⅴ级,左侧躯体感觉正常,右侧躯体感觉正常,双侧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侧克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头颅CT平扫:头颅CT扫描颅内、脑内未见明显异常 头颅MR:1.左侧丘脑腔隙性亚急性脑梗塞灶。2.左侧放射冠区少许脱髓鞘病变。3.前交通动脉处可疑微小动脉瘤,建议CTA检查,必要时DSA检查
诊断:1.左侧丘脑腔隙性脑梗死2.高血压3级 极高危组 治疗:予改善循环(丹参注射液.2ml.iv)、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调脂稳定斑块等治疗
随访: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讨论: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据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占脑梗死的20%~30%。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少数位于放射冠及脑室管膜下区。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小动脉,它们实际上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腔隙性脑梗死为直径0.2~15毫米的囊性病灶,呈多发性,小梗死灶仅稍大于血管管径。坏死组织被吸收后,可残留小囊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