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确诊子宫内膜癌1例!!

温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子宫内膜癌

主诉 病史

患者:女,51岁 主诉:绝经后阴道流血2个月 简要病史:患者绝经2年,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少,鲜红色,伴下腹疼痛,无腹胀、尿频尿急、肛门坠胀感。于东莞市石排医院,B超检查示宫腔及宫颈管内强回声团,行分段诊刮术,病理结果提示(宫颈管、宫腔)考虑低分化宫内膜腺癌,并阴道壁转移。现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子宫内膜腺癌”收入我科。

查体 辅查

襞正常,未见结节、囊肿,可见少量血性分泌物。宫颈:肥大,Ⅰ度糜烂,有腺囊肿,无接触性出血,无举痛。子宫:平位,正常大小,轻度压痛,表面光滑,活动佳,边界清楚。双附件:左侧附件区增厚,未及包块,右侧附件区未及包块。 辅助检查:外院B超检查示宫腔及宫颈管内强回声团;诊刮病理提示(宫颈管、宫腔)考虑低分化宫内膜腺癌,并阴道壁转移。

诊断 处理

诊治过程:入院完善相关检查,糖类抗原测定CA-125 18.1ug/L,人附睾蛋白4 32 pmol/L,癌胚抗原2.16 ug/L,甲胎蛋白1.53 ng/mL,糖类抗原测定CA19-9 59.29KU/L。盆腔MR平扫+增强示:子宫内膜癌(Ic期),侵犯深肌层。随后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盆腔热灌注术,术程顺利,术后予以甲硝唑+头孢唑啉抗感染、营养支持、护胃、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术后病理提示:病理活体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子宫符合宫内膜低-未分化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可见脉管内癌栓,未见确切神经侵犯,癌组织浸润宫壁肌层,浸润最深处约1.3cm,未累及宫颈管;宫颈粘膜慢性炎伴潴留囊肿形成;“左、右侧宫旁软组织”及“3.6.9.12点宫颈切缘”均未见癌。(左侧盆腔淋巴结10枚、左侧髂总深淋巴结3枚、右侧盆腔淋巴结17枚、右侧髂总深淋巴结2枚)未见转移癌。复查肝功正常,遂于艾素110mg+艾恒70mg化疗治疗,治疗过程顺利。

随访 讨论

1.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是导致死亡的第三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2.子宫内膜癌的原因迄今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子宫内膜癌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可分为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3.常见症状有出血、阴道排液、疼痛、腹部肿块等。4.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变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因内膜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甚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他尚有放疗、化疗及药物(化疗、激素等)等综合治疗。早期患者以手术为主,按照手术-病理分期的结果及复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放疗与药物在内的综合治疗。

发布于 17-08-22 21:07

9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