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诊余随笔:小儿二便失常

孙医师   宁津县中医院

主诉 病史

2岁女童,宝妈代述:最近喝水特别多,尤其是晚上喝水不断,小便也频,但是吃饭少。而且大便费力,特干粗,便色发黑,2-3日1次,喝水,吃水果也无缓解。平时出汗较多,自汗、盗汗都有,入睡困难。 问诊:认为体内有火,水果不断,常吃火龙果、酸奶、蜂蜜等。喝水也喝常温。最近又吃益生菌,王氏保赤丸,还有中药(不详),症状反而加重,甚至出现肛裂。好像有点发懒,出门不愿走路,老是说累。

查体 辅查

不胖不瘦,肤色不佳,有点黑黄,面部有白斑。身体有汗却不温。舌质红,舌苔白滑,有瘀点。

诊断 处理

辨证:脾阳虚,运化不良,气化不利 治则:温脾助运化 方药:陈皮6 半夏6 枳壳6 香附15 厚朴6 白术6 当归6 肉苁蓉15 火麻仁6 炒鸡内金6 炒麦芽10 炒莱菔子10 甘草3 生姜2片 嘱:水煎服,1剂服用1.5-2天,1日3-5次。减少喂奶,忌口生冷水果。

随访 讨论

几天之后大便先缓解,稍变软,不再费力。半月之后,二便明显改善,不仅大便基本通畅,而且小便也趋于正常,不再闹着喝水。饮食也增进。去火麻仁、莱菔子,加入党参,调理一周左右停药,诸症消失,面色红润,精神向好。 讨论:喝水多,是因为小便多,而小便多,考虑是阳虚津液失固。也考虑是阳虚津液不能上承而造成宝宝口干,从而多饮多尿,只是宝宝不能表述。而便秘也符合阳虚冷秘的特点:无便意,吃水果不缓解,而且平时水果冷水不断,舌苔也是白滑,所以,阳虚虚寒之病机可以确定。 脾阳虚,运化不良,则食少;大便干硬,是因为阳虚,津液不能输布所致;便形粗,是因为粪便积存过久;便色黑,也是阳虚寒湿的特征;至于检查所说的“肠子有点长”,是因为肠道蠕动慢造成的错觉和假象;脸上白斑也是因为脾虚吸收不良。 病因病机明确,服用温阳助运化之剂,当归、肉苁蓉为必用之品,温阳而又润肠通便。阳气充足,津液得以布散,宝宝不仅不再口干,不再多饮多尿,而且大便也会干软适中。其他症状也会缓解,消化正常,失眠盗汗会逐渐好转;吸收正常,面部白斑会逐渐消除,蠕动正常,“肠子长”的现象也不复存在。

发布于 17-08-09 20:04

15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