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寒热真假之辨(八):舌炎?

孙医师   宁津县中医院

主诉 病史

34岁男性,自诉一年来感觉舌头涩涩的,亦无舌苔,按"舌炎"服用过祛胃火的中药无效。胃纳尚可,自认为"湿气重",饭后胀满,便稀不成形,有解不净的感觉。一吃生冷就肚子不舒服,睡眠质量不佳,晨起累。之前过食生冷,有熬夜的习惯。

查体 辅查

体瘦,面色不佳,精神稍差,舌质淡红,苔少而润滑。

诊断 处理

中医辨证:寒湿内阻 治疗:温胃散寒祛湿 方药:炒白术10 云苓15 枳壳10 陈皮10 半夏10 香附20 厚朴10 苏梗10 炒薏苡仁20 鸡内金10 炒麦芽15 炒莱菔子15 生姜5-7片。 水煎服,每日1剂。

随访 讨论

7剂症轻,共服用20余剂而安,续服香砂六君丸巩固。 讨论:舌苔是胃气在舌面上的反应,舌涩苔少,不一定是热是火,苔滑却是寒湿,苔少是因为脾胃寒湿,水谷精气无法升腾于舌面的一种表现。 此患者,寒湿的症状很多,吃凉则不舒服,便稀不成形,苔湿滑等,且有贪凉饮冷史,服清热药无效,亦可资鉴别,更说明是寒湿,而非热非火非"炎症",治宜温胃、散寒、除湿,使寒去湿除、阳气充足,不仅食气上蒸于舌面而成舌苔,其他症状也都消失。

发布于 17-03-16 14:51

8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