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寒热真假之辨(一)

孙医师   宁津县中医院

主诉 病史

29岁男性,自诉早泄、阴囊潮湿,身体发烫,但体温不高,反觉怕冷,伴腰痛、晨起口干。平时多胃胀,暴饮暴食,入睡困难,多梦;大便不畅、量少排不净感。有前列腺炎病史,延医多名,均诊断为"肾阴虚",每服滋阴清热类中药,效果不显。

查体 辅查

体形偏瘦,精神不振,神情忧郁,言语低沉。舌质红,舌体胖,苔白滑厚,根部薄黄苔,脉沉缓。

诊断 处理

中医辨证:脾胃寒湿 治疗:温胃祛湿 方药:白术10 茯苓15 陈皮10 枳壳10 香附30 厚朴10 苏梗10 鸡内金10 炒麦芽15 炒莱菔子15 肉苁蓉20 首乌藤30 甘草6 生姜3-5片 7剂,水煎服。嘱其少吃勿饱,忌食生冷,避免熬夜和手淫,节制性生活。 二诊:药后大便通畅,胃胀减轻,睡眠好转,余症同前。原方续服。

随访 讨论

此方前后共服用28天,用药稍有加减,身体再无热感,阳囊潮湿基本消除,纳眠正常,怕冷感减轻,嘱其常服香砂六君丸。 讨论:此患者之前均按"阴虚"用药,理由是"身体发热"、"有手淫史",二者结合就是"肾阴虚虚热",却忽略了"怕冷、大便不畅、舌淡胖、苔白滑"这些阳虚虚寒的表现,且服用滋阴清热药无效。遂改弦易辙,用温散寒湿之剂,使胃肠通、气血畅,诸症自除。 临床中,若遇此类寒热错杂的病症,应辨明其标本虚实,掌握一个原则,即"热有真假,寒为真",只要有怕冷、舌胖苔白,即可断定为阳虚内寒。本例患者有手淫史,却不一定导致肾阴虚;有"热"的表现,乃是气血运行不畅而产生的郁热,针对这一病机,只可温通,不宜清热。

发布于 17-02-03 07:13

25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