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接触性出血2月余,发现宫颈病变10余天

蒋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宫颈原位癌

主诉 病史

患者,女,30岁 主诉: 接触性出血2月余,发现宫颈病变10余天。 现病史: 2-0-1-2,15岁初潮,平素月经规律,6/30天,量中,痛经(-),lmp:2016-12-15。患者2015年产检发现HPV16(+),未予诊治。产后约2月前出现接触性出血,伴阴道流液增多,呈黄色,无心慌、乏力,无腹痛、腹胀,无尿频、尿急等不适。患者遂至我院就诊,于2016-11-10复查HPV示:HPV16(+);TCT示: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轻度炎症。故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并活检,宫颈管刮片提示:涂片见非典型细胞,倾向瘤变可能(宫颈管)。活检病理:“宫颈2点活检标本”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累及腺体;“宫颈3点活检标本” :黏膜慢性炎;“宫颈5点活检标本”原位腺癌;“宫颈8点活检标本” 原位腺癌,另见小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现为进一步诊治,故门诊拟“宫颈原位腺癌”收治入院。    自发病以来,患者神清、精神可,胃纳可,二便无殊,体重无明显变化。

查体 辅查

专科情况: 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型;阴道:通畅;宫颈:中度糜烂样改变,质硬,触之易出血;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可;附件:双侧附件(-)。 辅助检查: 【‎肝炎‎、‎梅毒‎、‎艾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31‎.‎39‎(+)‎↑mIU‎/‎mL ‎乙肝病毒‎e‎抗原 ‎0‎.‎318‎(-) ‎ 乙肝病毒‎e‎抗体 ‎1‎.‎78‎(-)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0‎.‎10‎(-)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 ‎0‎.‎15‎(-) ‎ 丙肝病毒抗体‎(‎HCV‎-‎Ab‎) ‎阴性‎(-) ‎艾滋病毒抗体‎(‎HIV‎) ‎阴性‎(-)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 0‎.‎00‎IU‎/‎mL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0‎.‎10 ‎梅毒螺旋体‎RPR ‎阴性‎(-)‎ 【‎肿瘤指标‎】‎甲胎蛋白 ‎ 2‎.‎42‎ng‎/‎mL ‎癌胚抗原 ‎0‎.‎55‎ng‎/‎mL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0‎.‎80‎ng‎/‎mL ‎糖类抗原‎125 ‎ 23‎.‎90‎U‎/‎mL ‎人附睾蛋白‎4 41‎.‎0‎pmol‎/‎L ‎糖类抗原‎199 7‎.‎50‎U‎/‎mL‎ 【‎血型‎】‎ABO‎血型 ‎A‎型 ‎ Rh‎因子 阳性‎(+) ‎抗体筛选结果 阴性‎(-)‎ 【‎甲状腺激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 ‎ 1‎.‎45‎nmol‎/‎L ‎甲状腺素‎(‎T‎4‎) ‎73‎.‎87‎nmol‎/‎L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3‎.‎95‎pmol‎/‎L ‎游离‎ 甲状腺素‎(‎FT‎4‎) ‎13‎.‎30‎pmol‎/‎L ‎促甲状腺素‎(‎TSH‎) ‎2‎.‎2640‎μ‎IU‎/‎mL ‎甲状腺球蛋白抗‎ 体‎(‎TGAb‎) ‎1‎.‎31‎IU‎/‎mL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0‎.‎36‎IU‎/‎mL‎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4.20×109/L 中性粒细胞% 44.4↓% 淋巴细胞% 46.3↑% 血红蛋白 126g/L 血小板计数 247×109/L    【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 5.32mIU/mL 促黄体生成素 3.94mIU/mL 泌乳素 8.73ng/mL 雌二醇 51.00pg/mL 孕酮 0.86ng/mL 睾酮 0.63ng/mL 特异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0.12mIU/mL   【妇科B超】右附件小囊肿    【胸片】两肺纹理略多,随访。

诊断 处理

诊断: 宫颈原位癌(腺癌)  诊疗经过:因宫颈活检提示宫颈原位腺癌,为明确整个宫颈有无更严重病变,有宫颈锥切手术指征。宫颈锥切术目的明确宫颈病变情况,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制定进一步手术方案。如结果未提示更进一步的病变,则可行全子宫切除术,若病理提示进一步病变,则需扩大手术范围。 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于2016-12-23行宫颈锥切+颈管搔刮术,术中见:宫颈中度糜烂样改变,质硬,接触性出血(+)。宫颈管刮出少量组织,送病理涂片找癌细胞。锥形切除宫颈,外缘距宫颈外口1cm,深度至宫颈内口。手术顺利,出血少。术毕阴道置碘仿纱条1根、纱布4块。现患者恢复可,阴道内填塞纱条已取出,导尿管已拔出,观察阴道无明显流血,予以出院。 

随访 讨论

1、注意营养休息,禁止房事2月,1月后妇科门诊复查宫颈创面愈合情况; 2、7~10个工作日后致电查询病理结果,根据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3、如有阴道流血多等不适及时就诊。

发布于 17-01-20 14:44

7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