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1岁,因“发现右眼视力差1+月”,无眼痛,眼红等不适
专科查体:VOD CF/30cm,VOS 1.5 IOP:OD 17 mmhg OS 24mmhg,双眼外眼(-),结膜未见充血,角膜透明,前方深度正常,瞳孔圆,直径约3mm,双眼晶体透明,右眼玻璃体混浊,左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右眼OCT提示:脉络膜占位性病变 右眼彩超:右眼底异常回声隆起伴稍强回身结节 眼部B超:右眼玻璃体暗区中分见团状强回声及带状等回声与球壁相连
诊断:右眼脉络膜黑色素瘤 治疗:右眼球摘除+义眼胎植入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年龄平均在 55 岁,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通常为单眼、单灶性。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视力障碍,眼球突出,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结膜充血,眼或眶压增高等,在屈光间质混浊明显时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在临床上不典型脉络膜黑色素瘤容易误诊为其他眼底病,尤其是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情况下。老年人后极部脉黑容易误诊为湿性老年黄斑变,黄斑病变常双眼发病,病变周围常可见玻璃膜疣和渗出,脉络膜可见新生血管,眼底血管造影可见脉络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而脉黑造影可见典型的“双循环”现象。脉黑容易和脉络膜血管瘤混淆,眼底检查脉黑颜色为棕色或更深的颜 色,而血管瘤颜色偏暗红色,B 超脉黑可见典型的“挖空征”和基底回声缺如,而血管瘤 B 超可见均匀的中高回声。如考虑脉黑合并玻璃体积血时,应与其他可引起玻璃体积血的眼底病鉴别,主要根据对侧眼底情况,B 超声学特性和 M RI特征性核磁信号来判断,因玻璃体活检可造成医源性肿瘤扩散故不提倡。一些脉黑还会表现为葡萄膜炎 (伪装综合征 )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于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全葡萄膜炎应及时转变思维,以免耽误病情。对于屈光间质混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应完善影像学检查以免出现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