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 停经42天,阴道出血2天 现病史: 1-0-2-1,初潮15岁,平素月经规则,5/28天,LMP:12-05,量中,痛经(-)。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无腹痛腹胀、发热头晕等不适。今日于我院就诊,急查妇科B超见:宫腔下段不均质占位,剖腹产切口妊娠待排,子宫肌瘤,盆腔积液(内膜双侧厚:11mm。 子宫前壁下段低回声区直径8mm。宫腔下段近剖腹产切口处不均质区11*10*11mm,内见无回声区4*3*4mm,边界不规则,子宫后方游离无回声区:可见,深26mm)。 患者无腹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主诉,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拟“宫颈妊娠(可能)”收住入院。 自发病以来,患者饮食精神可,睡眠可,两便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妇科检查: 外阴:已婚式;阴道:通畅,减少量血液;宫颈:光滑 ;子宫:饱满,无压痛及反跳痛;附件:双侧附件(—) 辅助检查: 入院前: 我院妇科B超(单位mm):宫颈长:26。 子宫位置:前位 宫腔线:可见。内膜双侧厚:11 。 子宫体范围:长 44 , 厚 44 , 宽 51 。 内部回声:不均匀。 前壁下段低回声区直径8。宫腔下段近剖腹产切口处不均质区11*10*11,内见无回声区4*3*4,边界不规则。 右卵巢:29 * 20 。 左卵巢:24 * 17 。 子宫后方游离无回声区:可见,深26。提示:宫腔下段不均质占位,剖腹产切口妊娠待排子宫肌瘤 盆腔积液。 入院后: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7.78x10^9/L 中性粒细胞% 81.1↑% 淋巴细胞% 14.5↓% 嗜酸性粒细胞% 0.3↓% 【生化】 葡萄糖 4.95mmol/L 前白蛋白 240mg/L 碱性磷酸酶 27↓IU/L 白球比例 1.19↓ 钾 3.67mmol/L 【DIC】 APTT 30.8秒 PT 11.7秒 INR 0.99 TT 21.30↑秒 Fg 1.9g/L 纤维蛋白降 解产物 2.2mg/L D-二聚体定量 0.31mg/L 【β-hcg】 特异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60.28mIU/mL 【妇科B超】子宫下段前壁原剖宫产切口处回声较杂乱,请结合临床(内膜双层厚:6 。;子宫下段前壁回声较杂乱,未引出明显血流信号,原剖宫产切口上方见一低回声直 径6;右卵巢:23 * 17 * 15 ;轮廓规则,边界清晰。左卵巢:25 * 16 * 21 ;轮廓规 则,边界清晰。子宫后方游离无回声区:未见。诊断意见:子宫下段前壁原剖宫产切口处 回声较杂乱,请结合临床) 【妇科B超】小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内膜双侧厚:6 ,回声不均。子宫体 范围:长 52 , 厚 36 , 宽 54 。内部回声:不均匀。前壁下段低回声区直径7。右 卵巢:29 * 13 。 左卵巢:26 * 14 。子宫后方游离无回声区:未见。诊断意见:小型子 宫肌瘤;子宫内膜回声不均
初步诊断: 子宫瘢痕妊娠(可能) 诊断依据: 1、患者,女性,33岁。LMP:12-05,。 2、停经42天,阴道出血2天 3、辅检: 我院妇科B超见:宫颈长:26。 子宫位置:前位 宫腔线:可见。内膜双侧厚:11 。 子宫体范围:长 44 , 厚 44 , 宽 51 。 内部回声:不均匀。 前壁下段低回声区直径8。宫腔下段近剖腹产切口处不均质区11*10*11,内见无回声区4*3*4,边界不规则。 右卵巢:29 * 20 。 左卵巢:24 * 17 。 子宫后方游离无回声区:可见,深26。提示:宫腔下段不均质占位,剖腹产切口妊娠待排子宫肌瘤 盆腔积液。 4、查体:妇科检查: 外阴:已婚式;阴道:通畅 ;宫颈:光滑 ;子宫:孕40天大小,无压痛及反跳痛;附件:双侧附件(—) 鉴别诊断: 1,黄体破裂:无停经史,在黄体期突发下腹一侧剧痛,可伴有肛门坠胀,阴道后穹窿可穿刺出不凝血,HCG阴性。B超可鉴别,且患者HCG阳性,予以排除。 2,先兆流产:停经后会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有时可见绒毛排出,HCG阳性,B超在宫腔内可见妊娠囊。此患者暂不能排除。 治疗: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予以息隐口服。结合该患者病史、症状,考虑流产可能,患者解尿后阴道排出已血样组织物,似蜕膜样组织,未见绒毛,送病理,无腹痛等不适。鉴于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腹腔内活动性出血体征,β-HCG下降明显(360.16mIU/ml →60.28mIU/mL),B超未见明显孕囊,现无腹痛等不适主诉,予以 出院。
1、注意休息和营养。禁盆浴及房事1个月。 2、妇科门诊复查B超,每周复查一次β-HCG直至正常。 3、若有腹痛、阴道流血等不适,及时至妇科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