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反复调整降糖方案的糖尿病一例

刘医师   武汉市第四医院
2型糖尿病 糖尿病

主诉 病史

患者,女,74岁 因“血糖升高伴乏力9年余,加重2月余”入院。 患者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多食、多饮、多尿、消瘦,至当地医院就诊查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12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先后予以中成药及拜糖平降糖,效果均不理想,遂加用格列美脲,出现低血糖症状,血糖可低至2mmol/L,遂停用格列美脲,改为长效胰岛素睡前10u联合拜糖平1片tid。维持治疗两年期间患者体重增加8kg,自行停用胰岛素,继续应用拜糖平及格列美脲降糖,再次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出现意识丧失,此后降糖方案改为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空腹血糖为8mmol/L左右,餐后血糖10 mmol/L左右。近两月患者出现乏力加重,伴头晕不适。

查体 辅查

查体:BMI 25.2kg/m2,视力下降,余无明显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大生化:钙2.02mmol/L,总蛋白58.7g/L,HDL-C 1.23mmol/L,LDL-C1.71mmol/L,空腹血糖6.8mmol/L。尿微量白蛋白20.20mg/L,BNP 91.4pg/ml。心脏彩超:左房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双下肢动脉彩超提示:双足背动脉散在细小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眼底照相:双侧眼底可见渗出。颅脑磁共振提示腔隙性脑梗。

诊断 处理

诊断:1、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腔隙性脑梗塞 治疗:阿卡波糖联合利格列汀降糖治疗,安多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予以改善循环、降脂治疗,患者诉头晕乏力较前改善。

随访 讨论

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应用胰岛素降糖过程中体重增加明显,因此患者在降糖方案上多次进行调整,均未获得满意疗效。利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 -4(DPP-4)抑制剂的一类,以葡萄糖依赖性的方式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带来血糖稳态水平的全面性改善,而且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用不仅不会增加低血糖风险,也不会增加患者体重。

发布于 16-03-20 00:08

7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