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抗生素性腹泻

张医师   随州南郊医院
腹泻 脱水 心律失常

主诉 病史

患者,男,68 岁。 主诉:因“间断咳嗽,咳痰30 余年,活动后气短10 余年,意识障碍3d”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30余年冬季受凉后开始间断咳嗽,咳痰,咳白色黏痰,量不多,不易咳出,自行口服药物治疗,症状可缓解。此后每年冬春季节交替发作数月,持续3 个月以上,未予重视及正规诊治。自行口服氨茶碱,抗生素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症状可缓解.10年前开始出现气短,于运动后加重,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给予头孢类,氨茶碱等对症治疗后缓解。3日前早晨起床后感疲乏无力,四肢酸痛,后逐渐嗜睡,呼之不应。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差,嗜睡,基本无饮食,大便基本正常,小便失禁,近3天体质量下降不详。

查体 辅查

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80 次/min,呼吸20 次/min, 血压232/128 mm Hg。慢性病容,营养不良,体形消瘦,浅昏迷,不能对答,查体不合作。双肺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呼吸音弱,双肺肺底可闻及散在湿性音。心率84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感。双下肢不肿。颈强直,克氏征(+),四肢有自发活动,双侧巴氏征(+)。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pH 7.44,PCO2 40 mm Hg, PO2 66 mm Hg, 钾3.0mmol/L,钠118 mmol/L,钙1.11 mmol/L,氯90 mmol/L。心电图示:右房肥大,异常Q 波。头颅核磁示:右侧侧脑室出血(急性期);双侧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区缺血灶;老年性脑改变。

诊断 处理

诊断及治疗: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抗心律失常,纠正电解质紊乱,脱水,改善脑细胞代谢,营养神经,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支持治疗。经验性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同时留取痰液标本,待结果回报后再针对给予目标抗感染治疗。此方案使用一周后体温波动在37~38.8 ℃,痰培养药敏结果为正常菌群。双肺湿罗音音明显,为防止肺部感染进一步加重,应用广谱抗生素美罗培南,并加用更昔洛韦治疗。使用此方案第3天,体温正常,听诊双肺音有所缓解。治疗第4天,患者出现腹泻症状,一天大便约8-10 次,每次量少,颜色基本正常,糊状物。暂停用美罗培南,加用思密达,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停药后第2 天,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停药后第3 天,大便正常。停药期间其他治疗不变。患者逐渐恢复

随访 讨论

讨论 AAD 分为单纯性腹泻、结肠炎或伪膜性肠炎。单纯腹泻症状轻微, 结肠无伪膜形成,停用有关抗菌药物后,腹泻可自行缓解。一旦出现伪膜性结肠炎则来势凶猛,表现为严重的黏液(血)便、腹痛、腹胀及高热等症,可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如不及时给予合理治疗,则症状进一步加重,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大量血清蛋白丢失等一系列并发症。一旦出现AAD,治疗方案一般为停用广谱抗生素, 原发感染未控制者改用窄谱抗生素, 或加用微生态调节剂双歧杆菌等; 配合支持对症治疗如蒙脱石粉、补液等; 有霉菌者口服制霉菌。

发布于 16-02-28 21:18

2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