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患者,女,49岁,168cm,66kg。 【主诉】 因胆囊结石,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个人史】 术前访视,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吸氧。神志清醒,一般状态可,气管居中,牙齿列齐,四肢活动自如,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38/74mmHg;脉搏73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100%;自主呼吸频率12次/min 【辅助检查】 术前检查心电图,经胸超声,肺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气管插管评估未存在困难气道,ASA分级I级。
【治疗经过】 患者入室后28min开始麻醉诱导:咪达唑仑1mg;依托咪酯14mg;舒芬太尼20ug;顺式阿曲库铵14mg,诱导平稳,插管顺利,确定气管导管位置正确后固定气管导管,机控呼吸,调节通气参数与流量,保护眼睛等等。术中麻醉维持:1%丙泊酚、七氟烷持续用药,右美托咪定泵注,肌松药、镇痛药按需追加,使麻醉深度随着刺激程度而变,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状态。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大约15min,外科医生已经结束术野区域消毒、准备开始切皮手术了,巡回护士一如往常般换上抗生素盐水,因为刚诱导,患者循环处于相对扩张状态、再加上患者术前禁食禁饮,血压偏低——86/50mmHg,所以麻醉诱导后将滴流速度调快、打算给患者补充液体预充量,滴流的速度大约500ml/30min的样子,而巡回护士换上“莫西沙星”抗生素后,也没有调节滴流滴速。大约又过了3min,外科医生已经腹部置入光源等一系列手术器械,患者心率越来越快,几乎接近95次/min,当时预判断麻醉深度不够、手术刺激所致,而血压却还在下跌——81/40mmHg,此时就不认为麻醉深度不够所致,而且麻醉维持药用量——七氟烷1.5%、丙泊酚15ml/h,虽然没有BIS监测,麻醉深度也应该不至于对循环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而且还有手术刺激,患者血压、心率应该上升才对。当时也没意识到抗生素过敏,就想着先把患者血压提高点,患者心率快、血压低,就准备50ug苯肾静推。意识到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刚要给药,发现患者滴流静脉通路血管一条红线,特别明显,像静脉炎样的沿着滴流静脉血管分布、大约5cm那么长、摸上去和正常皮肤感觉一样,此时意识到患者发生了过敏反应。因为对“莫西沙星”不是特别了解,第一反应可能是麻醉诱导药中的某个药物引起,但是仔细一想:距麻醉诱导已经快20min了,全麻诱导药物大都起效快、达峰效应迅速,如果引起过敏反应也应该5-10min这个阶段就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了。紧急抢救—暂停手术—重新开始手术无论是什么引起的过敏反应,首先要做的就是紧急抢救,下意识的把滴流换成生理盐水(此时250ml0.4g规格的“莫西沙星”大约滴入100ml)、然后甲强龙80mg静推、苯肾100ug静推,暂停手术操作(此时术者回应,可能“莫西沙星”引起的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