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女,61岁,因“双耳周反复皮下肿物伴瘙痒3年”就诊。
皮肤科检查:双侧耳屏前可触及3 cmx2 cm和5cmx2.5cm的皮下肿物,质中等偏韧,活动度可,边界欠清,表面淡红色,无压痛,皮温不高。右耳后乳突部亦有类似皮下肿物。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计数:4.69x109/L。总 IgE>2 500 IU/L。腮腺cT:双侧腮腺内多发 结节,双侧腮腺上方及颞部皮下软组织影,周围皮肤 增厚,考虑木村病可能性大;双侧颈部I、Ⅱ、Ⅲ区及 双侧腮腺周围多发淋巴结增大。免疫组化:CK(-),CD3 (+),CD20(滤泡+),CD21(滤泡+),Ki67(滤泡中心+), CDla(-),S-100蛋白(散在+)。
诊断:木村病。 治疗:口服泼尼松并逐渐减量(30 mgx5 d,10 mgx 3 d,5 mgx3 d),停药后即予放射治疗40 Gy/4周。肿物消退,局部无瘙痒。随访16个月无复发,复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降至正常。
本例患者20年前有“肾炎”病史,但 此次发病后查尿常规及肾功能均正常,故不确定其既 往肾脏表现与木村病的关系。由于本例患者皮损组织 病理不典型,CT检查提示木村病可能后,请耳鼻喉科会诊行腮腺病理才免于漏诊。提示皮损组织病理不典 型时不能完全排除木村病。CT检查对腮腺木村病诊断 有一定意义,会诊利于疑难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