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有家族史,高度怀疑肝糖原累积病一例

俞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糖原累积病 糖原贮积症 肝糖原贮积症

主诉 病史

患儿女,8岁,反复腹痛3年,发现肝脾肿大1天入院。患儿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以脐周隐痛为主,与进食、运动无明显关系,可白行缓解,无发热,无反酸、恶心,无呕吐、腹泻,约每月发作1-2次,多次于广州市白云区红十字会医院就诊,诊断为消化不良,肠痉挛,予口服山莨宕碱片、复方丁香开胃贴等对症治疗,患儿腹痛未见明显好转。近3周患儿腹痛频率加重,每天均有腹痛,性质同前,伴双侧手掌麻木感,每次持续数小时至半天,今我院外科门诊行腹部彩超示:肝脏实质回声均匀.肝脏增大,肝内暂未见明显占位病变:脾增大,腹腔多发肿人淋巴结;盆腔少量积液。遂至儿科门诊就诊,门诊拟“腹痛、肝脾肿大查因”收入我科。 其他病史:患儿叔叔的女儿(堂妹)于外院确诊为“肝糖原累积病”。

查体 辅查

查体: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剑突下3cm可及,右肋下4cn可及,质中,边缘顿,表面光滑,无叩痛;脾左肋下2cm可及,质中,边缘顿,表面光滑,无叩痛。肠呜音正常。 辅查如下:

诊断 处理

诊断:腹痛查因;肝脾大查因。 治疗:入院后监测血糖、表飞鸣调节肠道菌群、软化大便等治疗,追问有肝糖原累积症家族史后,予以再次请彩超科主任医师行腹部彩超检查,结果考虑考虑“肝糖原贮积症”可能性大,密切监测血糖未见异常,结合患者家族史,肝脾大,肝功能轻度损害等病史,考虑“肝糖原累积症”可能性大,分型不清,予以同患者家属沟通后,送患儿及患儿父母血行基因检测,现结果未回。(回后附图)

随访 讨论

肝糖原累积症是糖原累积症最常见的类型,是因肝内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所致。由于不同酶缺陷而分为10型,需结合临床,并行基因监测方可分型。肝糖原累积症可以通过饮食疗法得到一定的控制,日常饮食应以高蛋白、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总热量不宜过高;两餐之间和夜间予生玉米粉饮食预防低血糖;除非发生低血糖情况下,否则应避免进食单糖类食物。通过以上饮食治疗,肝糖原累积病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发布于 15-12-25 22:00

8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