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胃体占位行全胃切除胰体尾脾切除手术一例

何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腹痛 淋巴结肿大 胃癌

主诉 病史

女患,37岁,以“间断上腹部疼痛2年,加重4天”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间断发作,饥饿及夜间可加重。自服奥美拉唑后好转。4天前患者上腹部疼痛加重,疼痛呈持续性钝痛,间断加重。无明显规律。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胃镜示胃溃疡性病变;红斑渗出性胃炎;病理已送检。现患者为求系统诊治,门诊以“胃溃疡性病变”收住入院。

查体 辅查

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眼睑无水肿,结膜无苍白。口唇无发绀,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肾区无叩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诊断 处理

入院后,予以抑酸对症治疗。行胃镜:胃体小弯-胃角可见一溃疡性病变,约环管腔1/2周,表面污秽苔,质脆触之极易出血。病理:恶性。全腹增强CT:胃底胃体部胃壁增厚,小弯侧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恶性可能性大(图1)。胃小弯侧肿大淋巴结一直到胰腺体部后方(图2)。行剖腹探查术,入腹探查:见腹腔无渗出,盆腔,肠系膜根部未触及淋巴结肿大。腹腔内其余脏器未见明确转移。胃体近小弯侧可扪及6*5cm占位性病变,质硬,界不清,侵透浆膜层,与胰腺被膜关系密切,胃小弯侧扪及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与脾静脉,胰腺上缘致密包裹。行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胰体尾切除,脾切除,空肠营养造口术)。术后第一天启动空肠营养,第7天开始经口进食,进食后无不适。第10天引流管引出白色浑浊液体,淀粉酶5229.考虑有胰瘘。患者无腹痛,进食后无不适,血淀粉酶不高,复查CT腹腔无包裹性积液,继续进食。观察引流变化。术后41天,无明显引流后拔除。患者自术后3天血小板开始高于正常值。于术后8天血小板778*10^9/L,开始口服阿司匹林。术后14天加用速碧林。患者血小板持续上升,最高达1244*10^9/L,没有下降趋势。术后18天,患者出现高热,最高体温达38.9度,无寒战,无腹痛,引流液性状仍为白色浑浊。复查CT及腹部超声,腹腔无包裹积液,肠系膜及门静脉无血栓形成。1,3-B葡聚糖升高,109。考虑长期抗炎治疗真菌感染。予以口服大扶康治疗两周,体温逐渐平稳。在发热期间,血小板有过下降,但没有持续下降。体温平稳后血小板再次上升至1329*10^9/L(图3)。患者出院继续口服阿司匹林,监测血小板。

随访 讨论

该患者的特殊之处:第一、对于胃体肿瘤,行全胃切除手术方案常见。术中同时行胰体尾加脾切除的不多见。该患者的CT片比较典型,能判定肿大淋巴结已经侵袭胰腺周围,包裹胰腺。如行肿瘤的根治术,必须行胰腺部分切除。第二。脾切除的患者很多,一般术后都有血小板一过性上升,术前具有脾功能亢进的术后上升的更快更高。但一般两周左右,血小板会逐渐下降至正常。该患术前无脾功能亢进,术后持续血小板危急值,予以口服阿司匹林及应用速碧林长期治疗。截止目前(术后45天),仍未恢复正常。请教:临床各位老师,对这两点体会能有什么见解?或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发布于 15-11-15 21:31

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