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童,因“反复呕吐伴头痛40余天,加重1周”入院。患儿40余天前开始出现进食时呕吐,为非喷射性,每次吐出少量胃内容物,呕吐频次无明显规律,同时伴有头痛,为全头发作性胀痛,偶伴头晕,无肢体抽搐,无发热、腹泻,吐后头痛、头晕症状减轻,可正常上学,未予特殊沴治。1周前呕吐症状逐渐加重,呕吐较前频繁,最多时一天呕吐5欠,偶 有饮水呛咳,无肢体抽搐,无呕血、便血。自起病以来,患儿无听力、嗅觉明显下降,无幻觉、妄想、精神行为异常,无发热,精神、胃纳、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既往体健。
查体见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稍降低,腱反射减弱.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闭目难立征(+),小脑共济失调征(+)。 头部MR所见:第四脑室内见一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病灶大小约 48X33mm,病灶充满第四脑室,且向左侧桥臂侵犯,达左侧硬脑膜,病灶信号不均匀,其内可见点片状长T1、长T2囊性信号,DWI示未见明显异常受限,脑室系统明显扩张,增强扫描病灶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见条状FLAIR高信号,边界不清。脑沟、脑裂变窄,中线结构居中。颅骨未见明确骨质破坏。左侧上颌窦、筛窦粘膜增厚。矢状位示垂体形态、信号未见明显异常。
术前诊断:四脑室占位性病变:室管膜瘤可能性大;梗阻性脑积水 手术难点在于对后循环及脑干的保护。 考虑患者颅内压力高,先行“左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患者右侧卧,选左侧脑室三角部穿刺点穿入,粗测脑室内压力250mmHg。选择左枕部倒L形切口,枕外隆突上1cm水平左延8cm,向下沿中线至第二颈椎棘突。沿正中白线进入,暴露枕骨至枕大孔边缘,暴露左侧枕骨骨瓣。咬除枕骨鳞部,骨窗上近横窦下缘,下至枕骨大孔,约4cm*5cm大小。打开引流管,硬膜张力下降后沿骨窗边缘放射状剪开硬膜,悬吊后于小脑半球中间血管较少处造瘘,深入约2.5cm见肿瘤。灰白色,鱼肉状,约5cm*4cm*4cm大小,质软稍脆,部分病灶伴钙化。肿瘤基底位于四脑室顶壁,外侧突入左侧桥小脑角区、桥臂下方,腹侧压迫脑干并有部分粘连。显微镜下分块全切肿瘤。止血、关颅。枕骨大孔处咬除骨质扩大至3cm,并咬除枕骨鳞部下方部分骨质形成减压窗。其余骨瓣回纳固定。
患者术后出现较剧烈头晕,无呕吐,予地芬尼多对症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头晕明显缓解。术后20天出院。查小脑共济失调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