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4岁。因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口服莫西沙星(商品名拜复乐,德国拜耳医药保健股份公司,生产批号B]04267) 0.4 g,晨起服药10 min后,开始出现周身皮肤瘙痒(此时周身无皮疹),继而出现头晕、黑朦、视物模糊,发声困难,伴有心悸、畏寒、大汗淋漓,而后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并 伴有呼吸困难。患者无药物过敏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支气管扩张症反复感染20年,近6年多次服用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莫两沙星、加替沙星、头孢菌素类药物等治疗,并无不良反应。1年前曾静脉滴注莫西沙星400 mg、1次/d、3 d,无不良反应。此次发病1周前曾口服同一批号莫两沙星,无不良反应。
查体:10 min后医务人员到达查血压90/40mmHg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血糖8.2 mmol/L,给予吸氧、补液,送至当地医院。1 h后当地医院体检:血压90/50 mm Hg;神志情楚,精神萎靡;结膜充血,胸部及四肢可见明显充血,无皮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哆音;心率74次/分,律齐。
诊断:莫西沙星致过敏反应。予地塞米松5 mg、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 mg,静脉滴注甲泼尼龙80 mg,同时补液。患者仍间断腹痛,住院期间腹泻2次(1次跌倒在厕所中),曾出现大便失禁,发病3 h后全身出现散在斑丘疹,此时皮肤瘙痒有所减轻,10 h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皮疹消退,出院.
随访:出院后未再服用莫西沙星,随访1个月未再出现上述不适症状。 讨论:莫西沙星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机制最常见的是由lgE介导免疫反应,常表现为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及过敏性休克,患者一般曾有一次或多次莫西沙星用药史,再次用药时突发过敏反应。另一机制为非IgE介导,为莫西沙星诱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内组胺释放。所致,这类患者在首次应用莫西沙星即发作。莫两沙星应用甚广,临床应充分重视其导致的过敏反应,尤其是用药半小时内出现皮肤瘙痒、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表现时,应想到过敏反应的可能,并及时采取措施。各种喹诺酮药物间交叉反应低,但既往有喹诺酮类药敏史者应用莫西沙星后过敏反应发生率可能较高,应避免使用。既往有其他类药物过敏者仍需谨慎使用莫西沙星。 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2.1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