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慢性胰腺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胡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2型糖尿病 糖尿病 高血压

主诉 病史

患者,男性,58岁,因“确诊慢性胰腺炎2年余,再发右上腹不适2天。”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隐痛不适,曾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明确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多次查腹部CT及MRCP发现胰腺假性囊肿,导管内乳头状瘤待排,最近一次在我院住院时间为2015.04.02-2015.04.09,予以抑酸护胃,抑制胰酶活性,抑制胰液分泌,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昨日中午(12点)患者食用鸭腿及鸭汤后,无明显不适,晚餐食用米粥、鱼后(17点)感右上腹不适,进食加重,休息有所缓解,无恶心、呕吐,无呕血及便血,无腹痛、腹胀、腹泻,无胸闷、气促,无发热、畏寒,无尿频、尿急、尿痛,今晨腹痛自行缓解,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查血淀粉酶1002U/L,血常规:WBC 6.38x10*9/L NE% 76.1% RBC 4.67x10*12/L HGB 140g/L,PLT 104x10*9/L,腹部B超:肝囊肿,肝内钙化,胆囊切除术后,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外胆管中上段内径11mm,下端显示不清),左肾囊肿。门诊拟“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收入住院。患者10余年前于第一人民医院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160/100mmHg,平日间断服用波依定,每3-4天口服1/4片,自诉血压控制可。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日间断服用服用格列吡嗪 1片 每日1次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未予监测。2015年4月在我院明确诊断为心律失常 中度窦性心动过缓 心功能I级,平素无明显不适,未予治疗。否认冠心病、胃出血、脑梗等其他慢性疾病史。患者入院后有肝功能异常,肝功能:碱性磷酸酶 142U/L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413U/L ,总胆红素 20.6umol/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20U/L ,总胆汁酸 4.9umol/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57U/L ;经治疗后复查肝功能提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6U/L ,白蛋白 47g/L ,直接胆红素 20.4umol/l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173U/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33U/L ,碱性磷酸酶 112U/L ,总蛋白 67g/l ,前白蛋白 282mg/L ,总胆红素 53.6umol/L ,总胆汁酸 21.6umol/L;

查体 辅查

神清,气平,无贫血貌,腹软,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肌卫,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

诊断 处理

诊断: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待排,高血压,2型糖尿病,胆囊切除术后 治疗:入院后给予抑酸、抑酶、保肝等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

随访 讨论

患者反复胰腺炎发作,2年内发作5次,MRCP及CT均提示有胆总管、胰管轻度扩张,胰腺钩突部囊性病灶,考虑良性,囊肿或IPMT可能。胆总管轻度扩张,内径约11mm。患者此次入院后有肝功能反复异常。且IPMT为胰腺癌前病变,有部分患者发生癌变可能,建议患者可手术治疗,但患者不考虑,故未进一步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性质

发布于 15-07-31 13:23

5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