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3岁。因“反复无痛性初始血尿2年”为主诉人院。2年前发现血尿拟按“前列腺增生”治疗,症状反复。人院前4个月于外院行膀胱镜检查发现尿道肿物,经尿道电切后病理检查示尿道低分化腺癌伴乳头状管状结构。术后行右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吉西他滨+顺铂)。入院前2个月复查提示尿道肿物复发,随入院治疗。
血PSA为0.897 ng/ml。 直肠指诊发现右侧叶靠近尖部有一直径0.5 cm结节,质硬。界限清。 膀胱镜检查见尿道括约肌和精阜之间有一1.5 cm×1.5 cm乳头状新生物,基底较宽。 CT示前列腺右侧叶有低密度影,直径约1.5 cm,增强后见边缘环形强化,精囊大小形态正常,盆腔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影。 前列腺波谱成像分析示前列腺大部分代谢物含量呈高枸橼酸低胆碱状态,前列腺尖部圆形T2W异常信号区波谱信号混杂。波形畸变,各代谢物峰难以区分。
术前诊断:前列腺癌。行经尿道肿物电切术。术中见肿瘤向前列腺深部延伸。无法完全切除,止血后留置尿管。术后标本病理检查,送检“尿道肿物”见肿瘤组织呈乳头及腺样排列,肿瘤细胞呈卵圆及短梭形,胞质稀少,核大异型,并见少量前列腺组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考虑为尿道乳头状腺癌,不排除DAP的可能。患者进一步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 病理检查见前列腺尿道部肿瘤细胞呈柱状、高柱状,核深染。异型显著,排列成较大的腺管状、分支乳头状、筛状、腔内乳头状,部分腔内可见前列腺石。呈浸润性生长;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反应明显。瘤旁前列腺增生.部分呈高级别上皮内瘤改变。双侧精囊腺以及左、右闭孔淋巴结未见肿瘤转移或浸润。切缘未见癌。诊断为DAP,部分前列腺上皮内瘤(图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SA(一),PSAP(一),P63(一),Ki一67(++),P504s(少灶+),CAM5.2(+),HCK(一)。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其他辅助治疗,6周后拔除尿管自行排尿,无尿失禁。随访1年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血PSA均小于0.003 ng/ml。
前列腺导管腺癌(ductal adenoearcinoma ofthe prostate。DAP)是前列腺癌形态学L独特的亚型。单纯导管腺癌约占全部前列腺恶性肿瘤不足1%,而经常与典型腺泡腺癌混合存在则约占5%。 目前认为DAP进展快,侵袭性强,局部复发率高,推荐首选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本例局部切除后2个月即出现局部复发,经行前列腺根治切除后。随访1年。PSA、盆腔CT、膀胱镜未发现复发迹象。DAP大多数为pT3,与其起病隐匿、临床发现较晚、穿刺标本局限不易鉴别等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