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男,78岁 【主诉】 因间质性肺炎恶化入院
白细胞计数,44300/μL;血清白蛋白,2.6g;天冬氨酸转氨酶,1880U/L;丙氨酸转氨酶,1096U/L;胆红素,1.21mg/dL;C-反应蛋白,13.5mg/dL。患者被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开始持续血液透析和机械通气。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明显腹水,诊断性穿刺显示为深棕绿色液体,胆红素水平14.8mg/dL。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证实在同一部位有穿孔。放置内镜鼻胆管引流管,并持续引流胆汁。四周后,患者的一般情况稳定后进行胆囊切除术。组织学检查显示胆囊底有3mm穿孔,伴随与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胆囊底部明显坏死。没有发现结石。患者顺利康复,最终病情好转出院。胆囊穿孔是一种罕见但危及生命的胆囊炎并发症,伴或不伴结石,最近报道的死亡率为9.5%。将该疾病分为3种类型:I型(急性),无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II型(亚急性)、局限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III型(慢性),胆囊肠瘘。这种分类仍在使用中。这名患者为I型穿孔。最常见的穿孔部位是胆囊底部,因为此处血液供应不畅。自发性胆囊穿孔的诱发因素包括感染、胆石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类固醇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