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不慎被蜂螫伤左眼

曾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眶蜂窝织炎

主诉 病史

患者,男,47岁。于2014年10月1日骑车时不慎被蜂螫伤左眼,当即出现视物不清、异物感明显的症状,同时伴眼痛、眼胀及头痛,遂于当地医院就诊,予以“抗生素”药水冲洗 (具体药名不详),并予以“消炎药”口服 (具体药名不详)。因治疗效果不佳于10月1日至我院诊治。以“左眼球壁异物”急诊收治人院, 

查体 辅查

人院体格检查:体温36.3℃,心率87次/min,呼吸频率20/min ,血压155/93 mmHg (1 mm Hg=0.133 kPa) 。专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1;右眼眼压18 mmHg,左眼眼压53 mmHg。左眼结膜混合充血,鼻侧角巩膜缘残余昆虫肢体嵌入眼球壁,角膜水肿,角膜后沉着(+),前房深度正常。房水光(++),瞳孔散大固定,直径约6 mm,晶状体在位,其后结构窥不清。右眼未见明显异常。B型超声检查未见异常。人院后诊断为左眼球壁异物、左眼继发性青光眼、左眼眼内炎。按医嘱左眼滴妥布霉素滴眼液(4次/d) 、卡替洛尔滴眼液(2次/d )、布林佐胺滴眼液(2次/d ),给予20%甘露醇250 mL以90滴/min的速度快速滴注,生理盐水250 mL+头孢唑林钠2000 mg静脉滴注,在局部麻醉下行“左眼球壁异物取出+前房冲洗术”,手术顺利,术中可见:鼻侧角巩膜缘处蜂刺嵌入角膜基质,角膜水肿,前方大量成形脓性渗出物以及少许血凝块。术后遵医嘱给予左眼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奥洛他定滴眼液(4次/d )、布林佐胺滴眼液(2次/d )、卡替洛尔滴眼液(2次/d)、阿托品眼膏(每晚1次)。术后第1天,左眼视力为光感,眼压19 mmHg,结膜充血,结膜下出血,角膜水肿,后弹力层皱褶,切口闭合,前房内可见散在悬浮细胞,下方可见少量积脓,停用头孢唑林钠,改为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头孢他啶2000 mg及生理盐水250 mL+万古霉素1000 mg进行治疗;术后第7天,左眼视力为手动,指测眼压正常,角膜轻度水肿,后弹力层褶皱,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地塞米松10 mg+维生素C3 g静脉滴注;术后第10天,左眼胀痛不适明显减轻,视力为手动,指测眼压正常,暂停静脉滴注头孢他啶及万古霉素,地塞米松用药量减至5 mg。经治疗后,患者于第14天出院。出院专科检查:左眼视力为数指/50 cm,指测眼压正常,角膜水肿减轻,左眼无胀痛。出院1个月后于门诊复查:左眼视力0.1,眼压12 mmHg;出院3个月后于门诊复查:左眼视力恢复至0.2,眼压19 mmHg。

诊断 处理

① 心理护理 眼睛是机体获得外界信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一旦受损可致功能障碍,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该患者属意外受伤,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同时因视力突然下降伴疼痛,前期治疗效果较差,担心失明。人到中年,又是家庭的顶梁柱和主要经济来源,担心视力不能恢复影响工作。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应多关心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鼓励患者表达自身的感受,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及时给予解释和心理疏导,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② 病情观察 A.眼部观察:严密监测患眼的视力、眼压变化,了解眼痛的程度及性质,及时查明原因给予正确的处置。观察角膜有无水肿,前房炎症反应是否减轻。B.全身观察:被蜂螫伤后,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有部分中毒者出现发热、全身疼痛、头痛、烦躁及肌肉痉挛,甚至可能发生溶血,出现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予以处置。 ③ 专科护理 A.继发性青光眼的护理:每天用非接触式眼压计严密监测眼压,认真观察及听取患者有无头痛、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局部和全身使用降眼压的药物,入院后立 即行前房冲洗清除积血,术后包扎患眼,协助生活照顾,同时告知患者应避免引起眼压增高或出血的因素,如咳嗽、打喷嚏。B.眼内炎的护理:局部和全身使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使用阿托品眼膏,充分散瞳,使眼内肌得到充分休息,减轻炎症反应,防止虹膜后粘连。C.前房积脓的护理: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可使积脓聚于前房下方,防止脓液流向后方,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害。

发布于 20-07-18 04:49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