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女,51岁。发现心脏杂音10余年,间断胸闷,多于劳累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来我院诊治。门诊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先心病、房间隔缺损,收入院。
查体:血压117/7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2次/min,律齐,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Ⅳ/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房右室增大,房间隔中段回声中断27 mm,边缘距心房顶部11 mm,距二尖瓣环7 mm,距上腔静脉8 mm,距下腔静脉6 mm,诊断为房间隔缺损(Ⅱ孔中央型),轻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为40 mmHg)。
行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局麻下穿刺右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测上、下腔静脉压力不高,轻度肺动脉高压。术中超声心动图监测示房间隔缺损直径约27 mm,选用直径34 mm的封堵器,术中超声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释放封堵器后穿刺点压迫止血。 术后3 d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右房右室较术前缩小,封堵器位置良好,房水平无残余分流。 患者于出院后1个月来我院门诊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右房右室增大,房间隔封堵器上缘固定于心房顶部,下缘游离于右房,随心搏摆动,房水平沿封堵器下缘左向右分流,诊断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封堵器半脱落 。再次入院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封堵伞取出及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切开右心房探查见封堵伞仅靠近上腔静脉四分之一周径与缺损边缘相连,余均已脱落,取出封堵伞,再次探查可见缺损顶部边缘不完整,下缘组织菲薄,裁剪相应大小补片,连续缝合修补房间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