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睡眠差、打鼾3年,白天思睡

曾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主诉 病史

患者为23岁的未婚男性,主诉为睡眠差、打鼾3年,白天思睡、情绪低落1年。 3年前患者上大学后发现夜间睡眠时打鼾,自觉随体重增加打鼾逐渐加重,有时会突然醒来,睡眠质量差,白天精神欠佳。1年前毕业后参加工作,自感夜间打鼾影响他人,加之睡不好白天精神差,工作压力大,逐渐出现闷闷不乐,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对事物缺乏主动性,记忆力稍下降,总觉得做事比别人慢一拍,有时在白天工作或与人谈话过程中突然出现睡意袭来,需要小睡一会儿才能缓解。曾有3次半夜醒来时感「鬼压床」,自觉已经清醒,能够感知周围事物,却不能活动身体。半夜醒来多会烦躁不安,需要走走或者坐起来一会儿后才能继续睡眠。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在家人陪同下于2017年8月29日到我院门诊就诊。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分别为178厘米、100公斤和31.6kg/m2。扁桃体无肿大,Friedman舌位临床分期IIb期。

诊断 处理

诊断和治疗经过: 患者住院后,我们考虑OSA的诊断,发作性睡病及抑郁症待排,并对该患者进行量表测试,量表提示存在明显的抑郁症状及嗜睡症状,如表1所示。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病学访谈(MINI)的抑郁访谈里也提示抑郁症的诊断。腹部超声显示脂肪肝和右肾结石,其它常规生化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特殊异常。病人拒绝接受腰椎穿刺脑脊液取样(检查下丘脑分泌素水平)。 基线多导睡眠图(PSG)研究于入院当天晚上(8月31日)进行,次日白天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MSLT),晚上再次进行整晚的PSG,结果的数据报告详见表1。在基线PSG中,夜间AHI为72.8/h,周期性肢体运动指数(PLMI)为44.6/h。次日MSLT的5次小睡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为3.8分钟,并出现两次入睡期始发的REM睡眠(SOREMPs)。在CPAP滴定过程中,REM期睡眠从5.6%增加到25.5%,REM潜伏期从84%下降到61.5%。CPAP滴定过程中,残余的呼吸暂停(AHI为14.4/h)在CPAP(压力为13cmH2O)治疗下消失。 随后,患者在没有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进行为期1周的CPAP治疗,1周后复查PSG和MSLT,并将这些结果与基线数据相比(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AHI明显下降,MSLT的REM潜伏期延长,没有出现SOREMPs。同时,患者的日间症状如疲劳和精力不足明显减轻,而夜间打鼾症状完全消失。 2017年9月9日出院后,患者继续仅接受CPAP治疗。2017年9月30日门诊随访结果显示,经过1个月的CPAP治疗后,他的抑郁症状明显缓解。 

发布于 20-01-14 02:56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