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三维手术模拟辅助肱骨楔形截骨术治疗肘内翻

陈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无创辅助通气

主诉 病史

患者,女性,15岁,以“外伤后右肘关节畸形12年”为主诉入院。患者3岁时摔伤致右肱骨内上髁骨折,给予手法复位。3个月后发现右肘关节伸直受限,当地医院建议骨骺闭合后行手术治疗,期间肘内翻畸形逐渐加重。 

查体 辅查

入院查体:右肱骨外上髁凸起明显,肘后三角关系改变,肘关节压痛(-)。肘关节活动度:10°(伸)-120°(屈),肘内翻13°。肘后尺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右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提示肘关节内翻。入院诊断为右侧创伤性肘关节内翻。

诊断 处理

术前行右侧上肢全长正侧位X线片,发现右侧肘内翻来源于肱骨见图1a、1b。将患者肘关节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Materialise公司,比利时)软件,利用阈值分析,区域增长及蒙罩编辑等技术手段重建双侧肘关节三维模型。将重建左侧正常肱骨三维模型(蓝色)镜像与肘内翻侧肱骨三维模型(黄色),以肱骨头及肱骨干为参照进行重叠,冠状位无明显旋转及前后成角,使用Mimics辅助对右侧肱骨行髁上楔形截骨设计,截骨平面位于冠突窝及鹰嘴窝近端平行于肘关节线,测量后于肘关节线近端70px处进行截骨,模拟截骨后参照左侧肱骨三维模型(蓝色)调整右侧肱骨髁位置(深蓝色),矢状位及冠状位见调整后患侧肱骨髁与健侧位置及形态一致,测量肱骨干与肱骨髁楔形重叠部分即术中需要进行楔形截骨部分,楔形截骨块向桡侧成角为25°,截骨线距肱骨外侧髁突出点18mm左右,楔形截骨块高度距离截骨线16mm左右。 全麻及区域阻滞麻醉后,右肩垫高,上臂近端上止血带。取肘上外侧纵形切口,逐层切开,骨膜下剥离显露肱骨远端,于肱骨表面用电刀按照术前设计画出V形截骨线,用摆锯沿截骨线截骨,保留内侧合页的完整性,取出V形骨块,伸直肘关节并将前臂外翻,闭合截骨端。克氏针临时固定,C型臂下透视见内翻畸形矫正,钢板塑形后置于肱骨远端外侧,螺钉固定。拔出克氏针,C型臂再次透视确认肘内翻畸形矫正。术后拍摄肘关节正位及屈曲位X线片。

发布于 19-10-19 08:28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