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主诉】 患者女性,31岁,咳嗽、胸闷4月余。 【现病史】 患者4个月前出现咽痛、发热,体温38℃,1天后体温自行降至正常;随后出现咳嗽,伴活动后胸闷气短。于当地医院行胸部增强CT示,右肺动脉相对狭窄、纵隔内主动脉弓及右肺动脉周围絮状异常密度、不除外结缔组织/纤维化病变、少许心包积液。患者先后使用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等多种抗生素,咽痛好转,自觉未再发热,但咳嗽、活动后胸闷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查体】 BP110/70mmHg(右),100/64mmHg(左),未闻及血管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较主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强(P2>A2),第二心音吸气相分裂明显。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7.98×109/L,中性粒细胞72.6%,血红蛋白83g/L,血小板406×109/L;血沉(ESR)111mm/hC反应蛋白(CRP)75mg/L抗核抗体(AN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阴性
入院后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痛胸闷 患者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咳嗽、憋气,查体发现肺动脉压力增高体征,实验室检查示急性期反应物增高,提示存在炎性病变。当地医院的影像学检查已发现了肺动脉异常,但未明确诊断也未及时开始治疗。入院后行CT血管成像发现右肺动脉狭窄,伴血管壁增厚及主动脉弓与右头臂干动脉瘤。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大动脉炎,开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