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乙肝肝硬化治疗

薛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乙肝后肝硬化

主诉 病史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58岁。 【病史】 1980年查体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肝功正常,未进一步诊疗和复查。于1986年出现肝功反复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7~10^6U/L],间断保肝治疗,效果欠佳。

查体 辅查

【辅助检查】 于2004年5月B超检查提示:肝硬化、脾大,给予拉米夫定(LAM)100mg/d抗病毒治疗,此时ALT69U/L,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抗-HBc阳性,HBV-DNA9.1×10^7拷贝/ml。LAM治疗3个月时,ALT复常,HBV-DNA降至1.1×10^6拷贝/ml;6个月时,HBV-DNA为8.3×10^4拷贝/ml,HBeAg仍阳性。

诊断 处理

【治疗】 入院后给予胸腺五肽注射液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此后继续LAM治疗,但未定期复查。2005年10月,即LAM治疗1年5个月时,患者出现食欲下降、乏力和下肢水肿,查ALT113U/L、AST139U/L、白蛋白33g/L,HBV-DNA为7.12×10^6拷贝/ml,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变异(+),B超检查:肝硬化、脾大、少量腹水。于2005年11月改用阿德福韦酯(ADV)10mg/d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ALT56U/L,HBV-DNA为5.2×10^5拷贝/ml,此后HBV-DNA波动于1×10^5~5×10^6拷贝/ml,HBeAg阳性。2007年7月,ALT81U/L,HBV-DNA1.33×10^6拷贝/ml,加用LAM治疗,治疗6个月时,ALT44U/L,HBV-DNA8.77×10^3拷贝/ml。于2009年1月即ADV加用LAM治疗17个月时,患者再次出现食欲下降、全身乏力、尿色加深,本院查ALT194U/L、AST239U/L、白蛋白32g/L,总BIL为78μmol/L;HBeAg177.83S/CO(美国Abbott公司定量检测),HBV-DNA6.67×10^6拷贝/ml。收住院后给予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静滴等保肝治疗,间断输注人血白蛋白等支持治疗;进一步查HBV基因型耐药变异检测,结果为rtL180M、rtM204V、rtA181V、rtN236T变异,将抗病毒治疗改为恩替卡韦(ETV)1.0mg/d联合ADV10mg/d,病情逐步缓解而出院。ETV联合ADV治疗3个月时,肝功复常,HBV-DNA3.26×10^4拷贝/ml;6个月时,HBV-DNA3.1×10^3拷贝/ml,HBeAg5.72S/CO;治疗12个月时,HBV-DNA<1×10^3拷贝/ml,HBeAg血清转换。此后,治疗1年6个月时,肝功稳定,HBV-DNA<1×10^3拷贝/ml,HBsAg、抗-HBe和抗-HBc仍阳性,将ETV减为0.5mg/d继续联合ADV,每3个月复查,病情稳定,持续HBV-DNA<1×10^3拷贝/ml、HBeAg血清转换。

发布于 19-11-12 20:52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