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乙肝,肝硬化

何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乙肝后肝硬化

主诉 病史

【一般资料】 女性,56岁  【主诉】 发热一周,腹部胀痛3天。 【现病史】 患者一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温度39.0℃,伴畏寒,无明显咳嗽,咳痰,在诊所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疗效差,3天前开始出现腹部胀痛,呈进行性加重,伴尿黄,腹泻,一天4-5次大便,为稀水样便。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1.原发性肝癌;2.乙肝 肝硬化 腹水”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差,睡眠欠佳,大小便如上述,体力下降,体重增加。 【既往史】 平素身体一般,患“乙肝,肝硬化”11年,一直口服“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至今,患“原发性肝癌”7年余,多次行“肝动脉造影栓塞术”。患“支气管哮喘”10年余,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等慢性病史,无“结核,伤寒”等其他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有输血史,无献血史,对“复方甘草酸单铵针”过敏,表现为面部潮红,呼吸困难。无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 辅查

【查体】 T:36.6℃ ,P:76次/分,R:19次/分,BP:137/80/mmhg。神志清,精神差,慢性肝病面容,肝掌阳性,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明显,颈部可见散在蜘蛛痣,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罗音及痰鸣音,心率76次/分,律齐,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剑突下可触及肝脏,质韧,触痛阳性,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水肿明显,扑翼样震颤阴性。 【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数6.31×109/ml,中性比例84.90%。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 74U/L 谷草转氨酶 126U/L 白蛋白 26g/L 总胆红素 53.2umol/L 直接胆红素 41.10umol/L 间接胆红素 12.10umol/L。肾功能示尿素氮 7.53mmol/L 肌酐42.0umol/L。超敏C反应蛋白 61.05mg/L。降钙素示0.28ug/L(正常值小于0.02)。胸部,腹部CT示1.两肺炎性改变;2.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3.肝硬化,脾大;4.腹水。

诊断 处理

【鉴别诊断】 1.急性胰腺炎:水肿性或者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均有轻重不等的腹膜刺激症状与体征,但是并非腹膜感染,血清或者尿淀粉酶升高有重要意义,腹部CT可发现肿大的胰腺可鉴别。 2.急性肠梗阻:多数急性肠梗阻具有明显的阵发性腹部绞痛、肠鸣音亢进、腹胀,而无肯定压痛及腹肌紧张,容易与腹膜炎鉴别。 【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给予腹腔穿刺,腹水为黄色混浊液体,立即给予“比阿培南”抗感染治疗,给予胸腺五肽注射液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胎,多稀磷脂酰胆碱,苦参碱“保肝药物治疗,给予补充白蛋白注射液,给予“呋塞米,螺内酯”利尿药物治疗,虽然经过积极治疗,但是患者病情继续进展,肝脏肿瘤生长迅速,于肚脐可触及肝脏,肝功能逐渐走向衰竭,总胆红素进行性升高,治疗三周后复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 341U/L 谷草转氨酶 1080U/L 白蛋白 25.9g/L 总胆红素 438umol/L 直接胆红素 359.3umol/L 间接胆红素 78.70umol/L。超敏C反应蛋白 11.40mg/L。降钙素示0.07ug/L(正常值小于0.02)。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要求出院。

发布于 19-11-21 09:43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