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李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主诉 病史

【一般资料】 性,54岁  【主诉】 发现血糖升高11年,手足末梢麻木,双眼视物模糊2月。 【现病史】 患者于11年前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12.4mmol/L,就诊于我院,给予诺和龙2mg,每日三次和罗格列酮(太罗)4mg,每日一次,联合饮食和运动治疗。近两年来,目前口服诺和龙2mg,每日三次(太罗因买不到而停药)。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未测餐后血糖。2月来患者诺和龙不规律口服,明显感觉双眼视物模糊,伴头晕、头闷,口干、多饮、消瘦,体重近一年由90公斤下降到83公斤。今就诊于我院门诊,测随机血糖18.8mmolL,为求进一步诊治于今日入院。病程中患者觉手足麻木、困通、发冷不适感。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睡眠欠佳,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

查体 辅查

【查体】 T:36.0℃,P:64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自由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器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右侧弱于左侧。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III、AVF导联异常Q波。腹部彩超示:脂肪肝。胸片:心膈肺未见明显异常征象。随机血糖为18.8mmol/L。静脉空腹血糖1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7%,C肽1.902ng/ml,尿微量蛋白87.22mg/L。血脂甘油三酯2.36mmol/L,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常。

诊断 处理

【诊断依据】 发现血糖升高11年,手足末梢麻木痛疼,双眼视物模糊2月。双眼视物模糊,伴头晕、头闷,口干、多饮、消瘦,体重近一年由90公斤下降到83公斤。病程中患者觉手足麻木、困通、发冷不适感。心电图示:窦性心律,III、AVF导联异常Q波。随机血糖为18.8mmol/L。静脉空腹血糖1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7%,C肽1.902ng/ml,尿微量蛋白87.22mg/L。甘油三酯2.36mmol/L。 【鉴别诊断】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1型糖尿病中有一些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可保留残存的B细胞功能,足以在多年内不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2.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内分泌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生长抑素瘤、库欣综合征、醛固酮瘤等,以及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的糖尿病。3.应激性高血糖:急性应急状态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糖耐量减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应激过后可恢复正常。 【诊治经过】 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因患者有视物模糊,请眼科会诊,眼底未见出血及渗出,正常眼底。因糖化血红蛋白11.7%,说明平时血糖控制极差,给予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30控制血糖,经过七次血糖监测,调整胰岛素剂量,因中午饭后血糖高,给予口服阿卡波糖嚼服治疗。静点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微循环,静点硫辛酸营养神经缓解感觉异常治疗。因患者心电图检查有IIIAVF异常Q波,且糖尿病病史11年,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给予行冠脉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排除冠心病诊断。因血脂高,脂肪肝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尿微量蛋白增高,口服胰激肽原酶改善微循环,并给予糖尿病教育,住院11天患者血糖基本稳定出院。在降低糖耐量低减者的餐后血糖过程中,建议使用阿卡波糖胶囊(贝希).

发布于 19-04-27 20:08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