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室壁瘤形成

李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室壁瘤

主诉 病史

 患者,男性,44岁,发作性胸闷24h入院。患荇24h前睡眠中出现心前区憋闷不适,持续不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查ECG示aVL、V1-V6、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5mV,诊为“急性广泛前壁AMI”,未经再灌注治疗,仅予对症治疗后转入我科。     既往史:糖尿病1年,无原发性高血座史,吸烟、饮酒20余年。其母有AM1病史,其弟AMI后猝死。

查体 辅查

 血压92/60mmHg,半卧位,双肺呼吸音粗,两侧肺野满布湿啰音,心率117/ min,奔马律,心肌酶峰值CK 3033U/L,CK-MB 166U/L;BNP 1620pg/ml;X线示双肺渗出性病变(肺水肿);UCG示EF28%,左心室室壁瘤形成。

诊断 处理

诊断     ①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AMI;室壁瘤形成,心功能Ⅲ级(killip分级);②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治疗过程     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控制心力哀竭等常规治疗。1周后行CAG示前降支近端管状偏心狹窄95%,TIMI血流2+级,中段弥漫斑块浸润,第一对角支斑块浸润,开口处70%狭窄,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散在斑块浸润,未见有意义狹窄;于前降支近端置入cypher 3.5mmX18mm支架1枚,术毕TIMI血流3级,心肌灌注分级Ⅲ级,心室造影可见左心室室壁瘤形成,左心室收缩末压18mmHg。术后继续常规抗凝、抗血小板、降糖、抑制心室重构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肺部啰音逐渐消失,心功能有所改善(3级),但左心室射血分数仍<30%。

发布于 19-02-13 02:26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