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多囊肾1例

李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多囊肾

主诉 病史

主诉:血压升高28年,乏力、浮肿6年,维持血透3年余。 现病史:患者28年前因“腹痛伴血压升高”在当地医院就诊,测血压升高,最高达150/110mmHg,血肌酐正常(具体数值不详),B超提示多囊肾、多囊肝,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多囊肾”,予对症治疗后腹痛好转出院,出院后规律监测血压,血压波动可。17年前患者因血压漕运较大曾在外院行双肾囊肿切开减压术。7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活动性气促,爬3楼后气促明显,休息后缓解,伴头晕、胸闷,就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查血肌酐188umol/L,尿蛋白1+。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失代偿期、多囊肾”,予“安博维、施慧达、可多华”降压治疗后症状好转。6年前患者出现双眼视物模糊、活动性气促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查血肌酐248.7umol/L,ECT示总GFR25.6ml/min,于20112-4-17行右肾囊肿抽吸+造影术。术后反复出现双下肢浮肿,为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伴头晕、活动后气促,于2014年5月27日再次入住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检查发现血压升高,最高达170/98mmHg,血生化:BUN20.9mmol/L,SCr1000μmol/L,血HGB75g/L。诊断为"1、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2、多囊肾"。于2014-5-29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并血液透析,每周3次,同时予"安博维、施慧达、可多华"降压及补充钙剂、补铁,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2年前患者感腹部进行性腹围增大、腹部胀痛进行性加重,于2017年5月9日行右肾囊肿穿剌抽液术,2017年5月10日、5月11日行左肾囊肿穿剌抽液术,2017年5月16日行肝囊肿穿剌抽液术。术后血压控制可,维持115-130/75-85mmHg,尿量每天约500ml。今天到我科求治,拟"多囊肾,多囊肝,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3级(很高危)"收入本区作进一步诊治。近半年来,患者精神胃纳一般,腰痛、腹胀加重,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排柏油样大便。体重无明显增加或下降。

查体 辅查

检查:腹部膨隆,无胃型、肠型、蠕动波,腹式呼吸存在,腹壁静脉无曲张。腹肌柔软,无压痛、反跳痛,无液波震颤,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脏剑突下5cm可触及,质硬,表面结节状,肝区无叩击痛。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 sign(-),移动性浊音(-),无振水声,肠鸣音正常。双肾区隆起,右肾下极平脐下7cm、左肾下极平脐下2cm可触及,表面结节状,右肾区无叩击痛,各输尿管行程无压痛,未闻及腹部血管杂音。左前臂动静脉瘘处血管扩张,触及明显震颤,闻粗糙血管杂音。 辅助检查:2017-9-2广东省人民医院检查资料,血常规:WBC 3.61*10^9/L,RBC 3.3*10^9/L,HGB 89g/L,PLT123 *10^9/L;生化:CREAT22.2 umol/L,UA371 umol/L,BUN738.9 mmol/L。

诊断 处理

诊断: 1.多囊肾  2.多囊肝  3.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4.高血压3级极高危 治疗: 1.完善相关检查,对症支持治疗。 2.择期行腹主动脉、右肾动脉造影+右肾动脉栓塞术。

随访 讨论

患者在局麻下在DSA室行腹主动脉、右肾动脉造影+右肾动脉栓塞术。右肾明显增大,右肾血管湖染色明显减少,无对比剂外溢,无血管畸形,无肿瘤染色,符合多囊肾的x线征。然后采用同轴导管技术使用2.6F微导管靶动脉的超选择性插管后,经微导管右肾动脉内置入2mm-5mm的塔型弹簧圈1个、2mm-4mm的塔型弹簧圈2个,后造影提示右肾动脉血流明显减慢,仍有对比剂进入肾动脉主干远端。后再经微导管注入1000μm*1400μm的明胶海绵粒少量,直到注入对比剂时右肾动脉主干呈完全栓塞为止。术程顺利,术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无其它不适,术后拔管加压包扎后安返病房,已嘱病人左下肢制动6小时。

发布于 18-04-01 17:09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