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8岁,因闭经4年,多饮、多尿3个月,头痛半个月于2011年3月23日入院,3年前出现月经周期渐渐延长至闭经,应用黄体酮后月经未来潮,3个月前出现口渴、多饮及多尿,无多食及体重下降,查空腹血糖17mmol/L尿糖,尿比重1.030,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口渴、多饮及多尿症状消失。半个月前出现头顶部间断钝痛,伴视力模糊及失眠,无喷射性呕吐及发热,无怕冷但食欲欠佳,口服百乐眠及卡马西平片治疗后,头痛无缓解,遂来本院就诊。既往无结核感染史及接触病史。
体检:神志清,精神可,双侧视力均5.0无触发性溢乳,甲状腺未及,心肺腹正常。 辅助检查:血糖7.1mmol/L,尿比重1.015。结核血清学检查、血沉、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均正常,子宫和双侧附件彩超正常。HbA1c7.7%,谷氨酸脱羧酶抗体16IU/ml(正常参考范围1~40,下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493.3IU/ml(0~3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297.4IU/ml(0~115),内分泌激素检查详见表1,靶腺激素低而垂体激素不高,提示全腺垂体功能减退, 视野检查:右眼颞上及左眼上方视野敏感度下降明显,无明显视野缺损。腰椎部骨密度示骨量减少但股骨颈骨密度正常。 垂体MRI示“鞍区可见一团块状等T1等T2信号影,明显强化,高度约17.8mm,垂体柄稍偏移,视交叉略受压上抬,双侧海绵窦受推移。考虑为垂体巨腺瘤
予左甲状腺素(优甲乐)50μg/d,强的松7.5mg/d口服,同时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经神经外科会诊后,疑诊为“无功能性垂体瘤并全腺垂体功能减退”,遂转入神经外科行经鼻蝶鞍区占位切除术,术中因瘤体质较硬,不能切除,遂取直径3mm垂体组织行活检,病理诊断示“肉芽肿性炎” 故再次转入本科,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甲强龙针:200mgx3天,100mgx6天,80x6天,患者头痛消失,视力好转,冲击治疗第12天复查垂体MRI示蝶鞍区占位明显缩小(图3)。冲击治疗第14天,月经来潮,改服强的松片早40mg晚20mg,并停服优甲乐,半个月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FT412.49pmol/L、FT34.35pmol/L、TSH0.99mIU/L)。强的松片每两周减1片,3个月后强的松减至6片复查内分泌激素,ACTH明显受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抑制,余激素水平明显好转(表1),垂体MRI示垂体呈薄条状附于鞍底
原发性垂体炎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为直接侵犯垂体的慢性非感染性炎症,而不是继发于临近器官的炎症或全身系统的疾病,根据组织学可分为三种类型,按发病率高低依次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肉芽肿性垂体炎、黄瘤病性垂体炎。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报道最多,迄今全球约有400例,大多数为病理诊断,少数为临床诊断,PGH在1980年第一次通过垂体活检确诊,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当,具体发病机制不详,一些学者认为是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后期改变,二者可能为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理过程,在排除如结核、梅毒、脓肿、肉瘤病、霉菌感染等导致的继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由尸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迄今约38例,均为个案报道,国内文献报道病理证实仅5例,极其罕见,大多数为手术治疗,少部分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原因可能是因为垂体炎的慢性过程导致垂体组织大量纤维化,从而对糖皮质激素没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