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82岁,以干咳少痰为主诉来诊咨询 患者2017年底做了一个小肠疝气手术后,无故出现咳嗽咳痰,经数位老中医,药店某著名三甲医院退休坐堂医等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用药无数,没有丝毫效果,最后喝药喝到一闻煮药味道便恶心。 来我院西医某大夫开药后,建议她看看中医,遂来我处咨询一下
我见她跟我陈述近20分钟症状和经历,并说基本上所有止咳糖浆都吃过,家里还有某糖浆数瓶未动,我问她有没有效,她说目前没效,我暗自感慨,你这老奶奶真有耐心,中药必有效,如果一周未见效必不对症,能坚持吃超过一个月,没效还在吃,真是思维有问题! 我问她能不能煮中药,她说她一闻药味就恶心。我说:你来这里干嘛,看中医不开中药,你是来蹭我医疗还是在欺骗你自己?她无话可说,我叫她不说话,插嘴说,要不你吃我两幅中药,没有苦味,有点辣味,剩下的都是甜味。 她勉强答应! 刻下:干咳少痰,痰白粘,咳甚则恶心,口干口渴,想喝水,喜欢饮水,冷热皆不怕 大便偏干,小便可,偏黄,吃饭可以,稍微胃胀,睡眠可, 脉:沉有力 舌:质红,胖大,没有齿痕,苔白腻。
燥痰夹饮 处方:麦门冬汤: 麦门冬140克,姜半夏90,党参30,炙甘草30,大枣12枚,大米一把。 两幅 第二天早上,第一幅未喝完来诊,喜笑颜开,要喝药后,咳嗽竟减轻6成以上,昨夜未咳,因为周末,担心我不上班,遂提前来找我问问需不需要再开一副,我说吃完再说 两幅吃完,咳嗽减轻九成,咽痒大减, 原方续服,三副 三诊,痊愈 不处方!
患者寒热错杂,单纯热咳和单纯寒咳都无效,患者脉不浮,不夹表证,厚朴麻黄汤,小青龙一类都没效,不是纯寒,苓甘五味姜辛汤无效,不是纯热,清热化痰诸方无效,各种中成药都是要么纯寒要么纯热,死板思维不知变通,皆不知分清寒热孰轻孰重。 本案寒少热多,不夹表证,纯里证,病位在阳明太阴,阳明燥热,热胜伤津必大饮,饮水入胃太过不得运化成水饮,苔白腻是明证。 舌体虽胖大但不见齿痕,说明水饮尚未变成寒饮,因此热重寒轻 麦门冬汤即是清热润燥痰,反佐半夏,以防凉润过头,也是对治大饮后的水饮停聚 原方,麦冬七升,一升至少60克,七升420克,而半夏原方一升,精确考究度量衡,为82克左右,但是为生半夏。 至于需不需要用生半夏,这点必须明确,伤寒论所用半夏均是生半夏,熟知半夏药症方可应用自如,笔者用生半夏数公斤,皆疗效显著,不知一个现代药理学研究,残害多少传统中医,加之现代教育动辄有毒有毒,却不知中医中药即是药物之偏性纠正人体阴阳之偏性,偏即是毒!流言蜚语,媒体宣传,罪大恶极! 麦门冬汤,麦冬,名医别录治心下支满,本经治心腹结气,对应本病症状就是胃胀。 再说一下半夏药症:伤寒寒热心下坚,喉咽肿痛,下气,胸胀头旋,咳逆,肠鸣,止汗 心腹胸中膈痰热满结,心下急坚痞痛,时气呕逆,咳逆,萎黄,润泽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