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头皮增生性外毛根鞘瘤

杨医师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毛根鞘瘤

主诉 病史

女,34岁;因右顶枕部肿块进行性增大1年入院。无头皮外伤或感染史。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心肺腹无异常。右侧顶枕部可见一乳头状红色肿物,突出头皮,约1.2 cm×1.0 cm,肿物表面可见淡粉色息肉样隆起(图1A),无破溃,扪及皮下肿块呈实性,边界尚清,活动性可,无波动感,无触痛及压痛,耳后及枕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CT提示:右顶枕骨下结节,邻近颅板无骨质破坏(图1B、1C)。术前诊断:右侧顶枕部头皮包块。局麻下梭形切口切除肿物及周围1 cm内头皮,术后病理诊断(图1D):增生性外毛根鞘瘤,局部细胞丰富,伴中-重度不典型性,切缘阴性;免疫组化:角蛋白阴性,Ki-67低表达。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无复发。

诊断 处理

 

图1头皮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A右侧顶枕部肿物1B、1C肿物CT下表现1D光镜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200)

随访 讨论

 外毛根鞘瘤属罕见皮肤附属器肿瘤,根据肿瘤演进可分为外毛根鞘瘤,增生性外毛根鞘瘤及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外毛根鞘瘤可单发或多发,单发者局部切除预后良好;而多发性外毛根鞘瘤(Codwen病)合并乳腺癌、甲状腺癌或胃肠道肿瘤的风险较高,治疗重点应在于早发现并处理并发肿瘤。    头皮增生性外毛根鞘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女性多发,多为实性结节,可呈蜂窝状、分叶状,部分呈外生性生长(如本例),肿瘤多不侵及骨膜,破溃时外观上难与鳞癌鉴别。病灶中出现广泛毛鞘角化、坏死,个别瘤团内可见角珠和鳞状涡形成,此为典型病理表现,肿瘤细胞可有不同程度异型性,该肿瘤细胞即便无异型性,也可能具有侵袭性,应视为低度恶性肿瘤。   本例镜下局部可见大量中-重度不典型性增生细胞,提示为癌前病变,恶变风险较高。其治疗应首选扩大切除,切除范围包括肿物及其周围1 cm内头皮。若术后病理提示皮肤切缘阳性,可再次手术。头皮增生性外毛根鞘瘤发生恶变,可侵犯颅脑,治疗应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作为术后辅助治疗,以防复发和转移。  

发布于 18-04-05 16:34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