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 主诉:乙状结肠癌多发转移3年余,腹胀3天。 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因“间歇性腹痛腹胀”入外院,盆腔MRI:怀疑乙状结肠癌。胸部CT:右侧胸腔积液伴右肺膨胀不全。行右侧胸腔穿刺引流,脱落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遂给予横结肠造口术,手术探查。术后患者恢复可,排便通畅。后就诊于我科,PET-CT检查:盆腔子宫直肠间隙肿块伴代谢明显增高,恶性病变(乙状结肠来源可能)首先考虑,子宫侵犯不除外;腹膜(大网膜、肠系膜、肝周腹膜)广泛种植转移;肝周、胰尾旁、腹膜后、右侧腹股沟区多发淋巴结转移;纵膈、左侧锁骨区淋巴结转移可能大;右下胸膜局部轻度代谢增高,邻近胸壁置管,胸腔穿刺引流后炎性改变可能,肿瘤侵犯待除外。给予右侧胸腔引流管内注药 恩度+顺铂,局部抗肿瘤治疗。后行8程化疗:FOLFIRI方案。门诊随访。2015年2月,复查肿瘤指标CA125均较前明显升高。PET-CT:左侧附件区、盆腔偏左子宫直肠间隙囊实性恶性肿块,子宫或附件受侵可能,较前略小,代谢降低,腹膜(肠系膜、肝周腹膜)转移,大部分病灶较前好转;纵膈、左侧锁骨区、肝周、右侧腹股沟区淋巴结代谢活性稍降低,腹膜后淋巴结代谢活性增高。双肺散在炎性灶,转移待排,右侧胸膜增厚,代谢不高。后检查肿瘤指标又较前有明显升高,结合病史已连续较快升高3次,考虑予更换化疗方案。遂给予8程起化疗:雷替曲塞+奥沙利铂,化疗顺利。门诊随访。2016年5月复查盆腔、上腹部、胸CT等评估病情提示未发现新发转移灶及明显进展病灶,但患者肿瘤指标升高明显,考虑仍存在进展可能,但因患者有“心肌损害,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待排”病史,故无法行静脉化疗,遂给予替吉奥口服。后胸部CT平扫:右肺上叶小结节,右侧大量胸腔积液。提示癌性胸水可能,评估病情进展。予B超胸水定位,抽取淡红色胸水500ml后,予局部治疗( DX+香菇多糖+奥沙利铂)。继续给予替吉奥单药口服。后胸部CT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本次肿瘤标记物较前明显升高,病情进展。予右侧胸腔穿刺置管抽液,共抽取胸腔积液1800ml,淡血性为主。胸腔局部药物治疗( DX5+香菇多糖+奥沙利铂)。出院后给予卡培他滨口服化疗。2017年3月患者因腹胀、少尿入院治疗,行B超定位后腹腔穿刺抽取腹水,且“腹水”送检,涂片见肿瘤细胞。此后分多次抽取腹水,共抽取腹水7100ml,后予局部注入抗肿瘤药物治疗:腹腔内注入艾恒+香菇多糖+DX;腹腔内注入香菇多糖+DX,腹水减退,予以出院。3天前患者再次出现腹胀,近3天来逐渐加重,腹围增大近6cm。 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科就诊,收治入院。 病程中,患者精神好,睡眠好,近期胃纳尚可,术后大小便正常,术后体重减轻3公斤。
查体:神清、气平,全身皮肤未见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口唇无绀,伸舌居中,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双侧呼吸音粗,右肺呼吸音稍低,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压130/80mmHg。腹软,腹部见手术疤痕。无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肝脾肋下未及。结肠造口通畅。双下肢无浮肿。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查: 心电图:窦性心律 室性早搏 ST-T变化 腹水B超检查及定位所见:腹腔可见无回声区,最大径约 84 mm. 检查诊断:腹水. 胸部CT增强:右侧胸腔积液伴被动性肺不张,较老片进展;纵隔稍大淋巴结,左肺下叶微小结节,左侧胸腔少量积液,附见腹腔积液。 上腹部CT增强:左下腹壁造瘘术后表现,腹腔及腹膜后多发增大淋巴结,较老片稍增多,腹腔脂肪间隙模糊,腹水,附见两侧胸腔积液,右肺下叶肺不张。 盆腔CT增强:"结肠恶性肿瘤"术后改变,腹盆腔积液,较老片进展;左侧附件区囊实性占位,较前片稍增大,部分肠壁水肿可能
诊断:乙状结肠癌多发转移 IV期 治疗:给予引流腹水,共引流出黄色腹水共5000ml,给予腹腔内注入药物治疗:DX+香菇多糖+奥沙利铂
患者肿瘤晚期,且多次复发转移,肿瘤不断进展,患者患者心脏疾病,化疗风险大,遂目前给予对症姑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