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8岁。 因“痛经3年,月经紊乱3月”入院。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6/23天,量中,痛经,LMP:2016-9-8,PMP:2016-5-15。 既往史: 贫血,卵巢囊肿,无高血压,有糖尿病病史3年余。
实验室检查: 糖类抗原(CA125) 126.00 U/mL ↑ 妇科超声: 子宫前位,长径 74mm,厚径 78mm,宽径 65mm,呈球形感,前壁肌层厚 12mm,后壁肌层厚 46mm,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尤以后壁较明显,内膜显示清晰,厚 13 mm,内部回声均匀,宫颈长 38mm; 左卵巢内见无回声区47*45*57mm,壁厚 2 mm,无回声区内见丰富点状强回声。 右侧卵巢形态大小如常,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提示: 子宫增大,肌腺症可能 左卵巢内囊肿,液稠,左卵巢内内膜异位囊肿可能 右卵巢未见明显异常
术中所见: 子宫增大如孕2+月大小,后壁见肠管致密粘连,左侧附件与阔韧带后叶子宫后壁包裹成团,失去正常解剖结构,其中左卵巢内见直径5cm大小囊肿,内含巧克力样液体; 右侧附件与阔韧带后叶子宫后壁包裹成团,失去正常解剖结构,其中右卵巢内见直径2cm大小囊肿。 病理结果: (右侧卵巢):部分卵巢组织,局部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表面见局灶上皮被覆,首先考虑内膜样囊肿。 (右输卵管):输卵管组织及副中肾管囊肿。 (子宫):子宫肌腺症。 临床诊断: 子宫肌腺症 左卵巢内膜异位囊肿 右卵巢囊肿 盆腔粘连 中度贫血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是影响育龄妇女健康的一个常见疾病。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时唯一可靠的诊断手段是腹腔镜检查,该病的患病率较难确定。 腹壁切口处可扪及硬结或肿块,肿块绝大多数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经前及月经时肿块增大,疼痛加重,经后疼痛缓解。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是妇科常见病。 本病的治疗手段较多,临床决策需结合患者的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并且常常结合药物、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方案。现就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尤其是手术方式及手术指征等进行总结, 以期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