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8岁。因“反复发热17天,伴恶心、呕吐、腹痛”入院。 现病史: 该患平素月经规律,13岁 10天/(28-30)天,量正常,呈暗红色,痛经(-),血块(-)。末次月经2016年05月05日。17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温度为38.5℃,伴恶心、呕吐、腹痛,遂于科尔沁右翼中旗人民医院行血常规检查结果回报: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 33.0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96.7%,淋巴细胞百分比 1.7%,静点消炎对症治疗,效果尚可。8天前患者就诊于我院行妇科彩超检查发现双侧附件区囊性包块,炎性?建议住院继续治疗。由于个人原因未遵医嘱。4天前患者就诊于长春市妇产医院行妇科彩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建议其转往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现患者要求进一步诊疗来我院门诊,以“盆腔肿物”收入我科。病程中发热、乏力、恶心、呕吐、下腹部疼痛,无盗汗,无头晕、头痛,无心悸、气短,无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饮食、睡眠可,大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 2013年患者于长春市妇产医院行剖宫产术,术后恢复可。1年前患者于当地医院行阑尾切除术。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阴道粘膜皱襞滑润,伸展良,可见白色分泌物,量多,无明显异味。宫颈大小正常,表面尚光滑。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活动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于左侧附件区可触及一大小约9*8cm的包块,形态尚规则,有轻度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右侧附件区触诊不满意。 辅助检查: 科尔沁右翼中旗人民医院血常规(2016-05-14):白细胞总数 12.7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5.7%,淋巴细胞百分比 17.3%。科尔沁右翼中旗人民医院C-反应蛋白(2016-05-14): 103.8mg/dL。我院妇科彩超回报(2016-05-19):子宫前位,正常大,宫腔线清,内膜厚0.4cm,宫壁回声欠均匀。左附件区见7.6*5.9cm的无回声,形态欠规则,界限尚清,内见分隔。右附件区见7.2*5.4cm的无回声,形态欠规则,界限尚清,内见分隔。 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超声印象诊断:子宫正常大。双附件区囊性包块,炎性?请结合临床。长春市妇产医院妇科彩超回报(2016-05-23):子宫前位,5.6*4.0*4.0cm大小。轮廓:规则。肌壁回声:欠均匀。宫腔波宽0.5cm,内见1.3*0.3cm略强回声。宫颈前后径:2.5cm,回声欠均匀。卵巢:不清。其他:双侧附件增厚。子宫后方见10.7*7.6cm混合性回声区。超声提示:盆腔包块,请结合临床。建议复查。
全麻下行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右侧输卵管切除术+盆腔脓包清除术+肠粘连松解术+盆腔粘连分离术 术后常规病理结果回报(584800):(右侧卵管)符合积脓,(右侧卵巢)符合滤泡囊肿,囊壁有出血、坏死,(大网)送检脂肪组织,其内纤维组织增生,有急、慢性炎细胞浸润。
对于高度可疑盆腔脓肿的患者,应予足量抗生素治疗;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用量要足,不能姑息,尤其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我们认为,盆腔脓肿的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1)患者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全身症状严重,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的征象,应在抗生素使用的同时,尽早剖腹探查;(2)抗生素治疗24~48h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缓解,应立即手术治疗;(3)经抗生素治疗2~3d后,如果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可每日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如指标逐渐下降,则可以继续抗生素治疗,7~10d后再手术治疗,此时患者已渡过急性炎症期,术中盆腔充血好转,脓肿包裹,行盆腔粘连分离时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方式可先行腹腔镜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