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清宫术后宫腔粘连

汤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主诉 病史

女,29岁,已婚。 葡萄胎清宫术后1年余,发现宫腔粘连5天。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4岁,经期5-6天,周朝25-28天,量中,无痛经,LMP 2016-08-27,患者因“葡萄胎”于2015-04-21在我院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共刮出约350g组织,小水泡样组织,病理诊断;(宫腔内、近宫腔壁)完全性水泡状胎块,免疫组化;P57-kip(部分+),Ki-67(U约40%)。其后于201 5-04-28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宫腔未及明显异常组织。病理诊断:(宫腔诊刮组织)全取镜下见为少许子宫内膜组织伴出血,未见明显绒毛结构及其他。定期复查HCG未见明显异常,现为清宫术后1年余,于9月7日门诊行彩超提示:子宫内膜不连续(宫腔局部粘连可能)。 既往史:无特殊。 月经史及生育史: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4岁,经期5-6天,周朝25-28天,量中,无痛经,LMP2016-08-27.26岁结婚,G1P0A1,丈夫体健。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T:36. 0oC, P : 104bpm, BP : 99/70mmHg, R : 20bpm 专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无流血,宫颈光滑,子宫、双附件区未扪及明显异常。 辅检:彩超提示:子宫内膜不连续(宫腔局部粘连可能)。

诊断 处理

诊断:宫腔粘连 处理: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术中见右侧宫角部可见一长条形帘状苍白粘连带,余基本正常。术后予以抗感染、止血及对症支持治疗。

随访 讨论

任何引起子宫内膜破坏的因素都可以引起子宫腔粘连,子宫腔粘连与妊娠有关的约占90%,常见于行人工流产术或自然流产刮宫术后以及产后出血刮宫术后。由于妊娠子宫壁较软,刮宫时不易控制深度,或过度搔刮宫腔,吸宫时负压过大,时间过长,将子宫内膜基底层刮掉,产生术后宫腔粘连;吸头、刮匙反复进出宫口,不正规扩张宫颈等均能加重损伤,增加术后宫腔粘连机会。非妊娠引起的宫腔粘连约占10%,如子宫内膜结核、子宫肌瘤挖除术、诊断性刮宫等。

发布于 16-09-25 21:45

8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