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 右上腹疼痛3天 病史:患者3天前酒后出现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向全腹放射,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消炎等保守治疗,近两日来疼痛加重,腹胀明显,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急诊,行腹部CT检查,发现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局限腹膜炎,遂以"急性腹膜炎"为诊断收入我科。病来无发热,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查体: 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腹软不胀,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平软,全腹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Murphy's征(+),肝区叩痛(-),双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分。 辅查: 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升高,肝功能提示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正常。 CT肝脏体积正常,表面光滑,各叶比例正常,密度均匀,肝内多发低密度小类圆形影,最大者径约为8mm,未见强化。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胆囊饱满,内见结石影,最大范围约为1.8cm×1.5cm,胆囊壁增厚,周围多发渗出影,与结肠肝曲界限不清,近段肠管扩张积液,右下腹小肠肠管管壁略增厚,增强强化较均匀,走形略紊乱。胰腺形态密度未见异常。脾不大。 肝脏、脾脏周围见液体密度影。 左肾实质见类圆形低密度灶,最大径约为1.6cm,未强化,双肾周筋膜增厚,双肾上腺未见确切异常;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膀胱充盈良好,壁不厚,膀胱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前列腺形态、密度未见异常,膀胱精囊角锐利,精囊腺密度未见异常。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 双侧胸腔见液体密度影。双肺下叶后底段多发软组织密度影。 提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局限腹膜炎可能大。结肠肝曲管壁略增厚,近段肠管略扩张,右下腹小肠管壁略增厚,注意有无肠梗阻,请结合临床及体征。
诊断: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治疗:全麻下腹腔镜探查腹腔,见胆囊与大网膜粘连严重,胆囊胀大,约10×6×3cm大小,壁增厚,表面充血,胆囊颈部结石堪顿,胆囊减压,可见胆囊粘膜色黑,内有脓性胆汁200毫升左右,胆总管无扩张,余未见异常,术中诊断胆囊结石,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理镜下见胆囊壁内纤维增生,中性粒细胞浸润,局灶见坏死。诊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伴坏疽。
术后复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略下降,复查肝功能,与术前变化不大。术后恢复顺利,手术后第三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出院。目前在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大城市某些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一般在日间病房完成,就是手术当天出院,但是坏疽性胆囊炎应该另当别论,之前甚至被认为是腹腔镜手术禁忌。由于炎症严重,解剖层次不清,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胆道损伤的并发症相对较高。本例胆囊结石较大,接近2厘米,堪顿于胆囊颈部,造成胆囊胀大,坏疽,故术中先行胆囊减压比较好。由于解剖不清,最好逆行切除,自胆囊底部将胆囊从肝脏游离,断胆囊管前一定辨清胆囊管,否则出现的后果对于医生与患者都是灾难性的。一旦出现胆道损伤,术中即时发现,只要不是横断,腔镜下缝合损伤的胆道,留置引流管并保持通畅,一般都会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