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35岁女性,上节育环一年余,月经量多如崩,经期延长至10天左右,色紫红有血块,曾用止血西药罔效。来诊时经期将至,小腹有胀痛,经后时有头晕心悸、四肢乏力。余无异常。
体形中等,精神稍差,面色不佳,神情忧郁。舌淡红,舌苔白,脉细弱。 妇科彩超:轻度宫颈糜烂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ST-T轻度改变 血常规:白细胞3.91 血红蛋白127.00
中医诊断:月经过多(胞脉损伤,血海蓄溢失常 中医治疗:益气养血,凉血固冲 方药(自拟):党参15 炒白芍15 旱莲草30 藕节30 地榆炭30 山茱萸10 泽泻10 益母草30 生甘草10 3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3剂,月经来潮,初始两天量多,血块亦多,之后逐渐减少,7天即净。现经期已过3天,上方去益母草,加黄芪、当归、白术、五味子调理半月,下月经前再服第一方5剂。
次月月经正常,后以归脾丸巩固,至今未再复发。 讨论:子宫内放置节育环(简称上环),是计划生育普遍采用的、简单有效的节育措施,但有部分女性,由于体质原因,不能适应上环,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先后不定期,或淋漓不止等症状,影响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此种情况系异物刺激,损伤胞脉,血海蓄溢失度而导致,特点是经色紫红,挟有血块。方中党参、山茱萸、甘草益气固冲;藕节、地榆炭、旱莲草、泽泻凉血止血;益母草化瘀理冲,使经量减少而无留瘀之患。全方共奏益气养血、凉血固冲之效。但是根据临床观察,若节育环位置较低,则中药不易取效,这种情况须考虑取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