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非经典型21一羟化酶缺陷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合并中枢性性早熟

王医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

主诉 病史

非经典型2l一羟化酶缺陷症(21.0HD)女性患者由于缺少典型的外生殖器畸形与男性化体征,通常仅表现为月经不规律,青春期前症状更是轻微。容易漏诊。本文报道的该例患者因乳房发育、身高快速生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早启动,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ny,CPP)”。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过程中偶然发现阴蒂肥大,随即进行了一系列检查,证实该患者同时合并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并经基因检测,证实为非经典型21-OHD。本例患者有典型的中枢性性早熟表现,常常容易混淆和遗漏对CAH的认识,进一步增加了非经典型21-0HD的诊断难度。 患者女孩,8岁7个月。因“乳房发育1年余,发现阴蒂肥大1个月”于2012年7月前来医院就诊。患儿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出生时无恶心呕吐,无外生殖器畸形。自2岁起每年身高增长8 cm左右,近1年生长加速,身高增长约11 cm,乳房开始发育,无月经来潮。遂于2012年5月在某医院就诊,发现双侧乳房增大。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兴奋试验结果:LH基础值4.2 mIu/ml(正常范围1.1-1.6 mIu/ml,下同),峰值56.6 mIu/ml;FSH基础值8.99mIu/ml (O一23),峰值26.5 mIU/ml,子宫和附件超声:子宫32 mm×17 mm×20.8 mm(5.6 ml),左侧卵巢3l mmxl3.1 mmxl6 mm(3.2 ml),右侧卵巢33.8 mm×10.9 mm×14 mm(2.5 ml),显示子宫和卵巢开始发育:乳腺B超:左侧38.2 mm×9.2 mm×38.8 mm,右侧:49.7mm×9.9 mm×49.8 mm:骨龄12.5岁。明显提前。遂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给予曲普瑞林(达菲林),3.75 mg,肌肉注射,1次/28 d。同年6月,体检发现阴蒂肥大,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试验,结果17-羟孕酮(17-0HP)基础值12.1ng/ml,峰值15.4 ng/ml,疑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为进一步明确遂来本院就诊。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体温37℃,呼吸13次/min,血压112/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4次/min。身高143 cm,体重36.5 kg,体重指数(BMI)17.8 kg/m2。体型匀称,无特殊面容,肝脾肋下未及。双乳Tanner分期2期,核软,乳晕色稍深;幼女外阴,小阴唇稍着色,阴蒂稍大,1.6 mm×1.4 cm,尿道口低位,可见阴道开口。实验室检查:2012年5月(达菲林治疗前)ACTH 78.6pg/ml (<46.0),血皮质醇4.3μg/dl(5.0—25.0),17-0HP 4.76 ng/ml(O.07~1.53),睾酮0.69 ng/ml (0~0.31),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280.6μg/dl (35.0—430.0),雌二醇63.1 pg/dl(0~10.0)。血钠141 mmoL/L,血钾4.8 mmoL/L,血氯104 mmoL/L。

诊断 处理

2012年8月(达菲林治疗3个月):ACTH 58.O pg/ml,皮质醇14.9μg/dl (8.0—24.0),17-0HP 22.43 ng/ml,LH 0.69 mIu/ml,FsH 1.16 mIU/ml,雌二醇<10 pg/ml,睾酮:1.O ng/ml,DHEAS 299.8μg/d】;B超:子宫26 mm×12 mm×25mm (3.9 ml),左卵巢13 mm×7 mm×lI mm(0.5 mI),右卵巢12mm×7 mm×1l mm(0.4 m1);骨龄无变化。肾上腺cT提示:左侧肾上腺可疑结节状增粗。cYP21A2基因检测:患者cYP2lA2基因第4号外显子172位氨基酸1172N杂合突变,父亲有相同位点改变,母亲正常(图1)。患者父母生长发育无异常,非近亲结婚。

随访 讨论

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代谢学组制定的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治指南(2007年),女童在8岁前下丘脑提前增加GnRH的分泌和释放量,激活性腺轴功能。导致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称为中枢性性早熟,又称GnRH依赖性性早熟。 本例患者起病年龄为7.5岁,有典型的乳房、外阴和子宫、卵巢发育:身高生长加速,每年超过10 cm。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LH、FSH、雌二醇浓度已达青春期水平,GnRH兴奋试验LH峰值/FsH峰值为2.14.骨龄显著提前(4岁)。故中枢性性早熟诊断明确。遂给予患者达菲林标准治疗,3.75 mg,1次/28 d,一方面延缓骨骺闭合,尽可能保留患者身高生长潜能;另一方面抑制垂体.性腺轴,延缓月经来潮时间。 本例患者由于缺乏典型的男性化体征,如出生时的阴蒂肥大、婴幼儿期的快速生长、体毛浓密等,该患者的非经典型21一OHD一直未得以诊断。21-0HD系CYP2lA2基因突变,导致21羟化酶缺陷,其底物17—0HP和17羟孕烯醇酮堆积,使肾上腺源性雄激素生成增多。依据酶缺陷程度主要分为经典型(失盐型、单纯男性化型)与非经典型,女性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其中非经典型女性男性化程度较轻,常不易被诊断。2010年美国内分泌学会指南指出基础血清17-0HP浓度>100 ng/ml,可诊断为经典型;2~100 ng/ml之间,非经典型(nonclassic CAH,NCCAH)可能性较大。为鉴别NCCAH,可行快速ATCH兴奋试验,ACTH兴奋后30~60 min,血清17-0HP浓度在10~100 ng/ml之间,基本可诊断为非经典型,17-0HP浓度<16.7 ng/ml,则认为是正常或携带cYP2lA2基因的杂合突变,可以看到尽管ACTH兴奋试验基本能诊断出大多数的NCCAH,但NCCAH与正常人的17-0HP浓度仍有部分重叠.此时需基因筛查辅助诊断。 本文中报道的该患者,初诊时17-0HP4.76 ng/ml,ACTH兴奋试验中17一OHP基础值12.1lng/ml,峰值15.38 ng/ml,之后在医院2次复查血清17-OHP浓度分别为11.57 ng/ml和22.43 ng/ml。尽管ACTH兴奋试验17-0HP峰值<16.7 ng/ml,但后复查基础17—0HP浓度已达22.43 ng/ml,结合患者阴蒂轻度肥大(1.6 cm×1.4 cm),睾酮浓度升高,肾上腺CT显示肾上腺有增粗表现,NCCAH诊断基本可以确定。患者使用GnRHa治疗后低水平的LH(O.17mIu/ml)、FsH(0.74 mIu/ml)却有较高水平的睾酮(1.01ng/ml).进一步提示雄激素主要来源于肾上腺。随访过程中患儿雄激素呈上升趋势,若持续下去,可能出现其他男性化表现,且达菲林对终身高的改善也可能受到影响,加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抑制肾上腺来源的高雄激素血症,故建议患者联合使用达菲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有研究提出相对于睾酮,其前体物质脱氢表雄酮对于NcCAH更具诊断意义。而本例患者尽管睾酮呈不断上升趋势,血清脱氢表雄酮却没有相应增加。其原因可能为该患者年龄仅有8.5岁,血清睾酮和脱氢表雄酮水平升高不如成年患者明显。即使如此.该睾酮水平也足以导致阴蒂肥大等男性化表现。这一现象也提示脱氢表雄酮对于儿童NCCAH的诊断价值有限.仍需依赖AcTH兴奋试验及基因诊断。 国内外对CAH合并CPP的报道并不少见。Lim等对89例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诊断为CAH患者进行25年的随访观察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发生CPP的几率增加。杜红伟等随访的国内120例CAH患者中。发现有16.7%的患者出现CPP。2l-OHD患者合并的CPP常发生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因此认为糖皮质激素替代解除了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对HPG轴的抑制。另外,有学者提出CAH合并CPP可能跟骨龄相关,当骨龄达到11~12岁以上时。会导致HPG轴的激活。由于本例患者就诊时未曾使用过糖皮质激素,CPP的诊断早于21-0HD十分罕见。该患者骨龄为12.5岁,其CPP的发生可能与骨龄相关。 21-0H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由于CYP21A2基因突变所致,不同突变位点对酶活性影响不同。NCCAH的突变类型多为复合杂合改变,且通常一个位点为严重突变,另一个为轻微突变。该患者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仅有4号外显子p.1172N杂合改变,有研究证实该位点的纯合突变仅保留l%~2%的21-羟化酶活性,表现为单纯男性化型。Deneux等的研究中发现较为有趣的现象,CYP2lA2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中,只要一个位点的突变为p.1172N,另一位点不管是严重突变还是轻微突变.患者都表现为NCCAH。本例患者的基因筛查结果则提示即使仅有p.1172N的杂合改变,患者也可表现为NCCAH。 部分CYP21A2基因的杂合改变也可导致21-羟化酶活性下降。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

发布于 16-08-10 06:33

6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