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3岁男性,因“外伤致颈部疼痛伴四肢活动障碍7小时”入院。患者自诉于2015年11月26日中午12时左右被重物砸倒在地,当时患者即感颈项部疼痛明显,四肢不能自主活动,不能自行站立及行走,感双上肢麻木;当时患者神志清楚,无晕厥、胸闷、胸痛等不适。立即被送至当地医院治疗,行颈托固定,同时行颈椎、颅脑CT检查示:1、颈5脱位,提示脊髓损伤可能 2、颅脑未见明显异常 。未行任何特殊治疗,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遂于今日转至我院,门诊拟“颈髓损伤并四肢不全瘫”收入我科。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可,饮食睡眠可,大小便一直未解,体重无明显改变。
查体:脊柱外观无明显畸形及瘀斑,颈部颈托固定,颈椎旁及棘突轻压痛,叩击痛明显,活动受限。四肢未见畸形肿胀。双上肢右上肢三角肌肌力3+级,肱二头肌肌力2级,肱三头肌肌力2级,右手握力O级,右上肢肌张力稍增高。左上肢三角肌肌力3+级,肱二头肌肌力2级,肱三头肌肌力2级,左手握力0级,左上肢肌张力稍增高。双上肢麻木感,皮肤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存在,双侧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反射、减弱,桡骨膜翻身正常,双侧hoffman征阴性。双下肢髂腰肌肌力、股四头肌肌力、股二头肌肌力、胫前肌肌力、小腿三头肌肌力、踇伸肌肌力、趾伸肌肌力0级。双侧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征阴性,kernig征阴性。乳头平面以下浅感觉逐渐减弱,会阴区浅感觉消失,提睾反射及腹壁反射消失,末梢血运可。辅查:颈椎、颅脑CT检查示:1、颈5脱位,提示脊髓损伤可能 2、颅脑未见明显异常 。
入院后完善颈椎MRI提示:C5椎体向前II度滑脱,并C5-6水平脊髓受压、挫伤;C6椎体挫伤;胸部CT示:双肺背侧少许渗出。予颈托固定颈部、颅骨牵引术稳定椎体、化痰、营养神经等治疗,于11月29日在全麻下行“颈椎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脊柱椎弓根钉内固定术+颈椎前方减压术”,术后转入我科加强监护。术后第一天患者出现高热,体温39.0℃,且痰多、粘稠,自主咳痰能力差,呼吸费力,给予加强气道湿化、呼吸机辅助呼吸、反复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甲强龙及甘露醇减轻脊髓炎症及水肿、鼠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节苷酯营养神经促神经生长、头孢替安抗感染、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双下肢气压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泮托拉唑抑酸预防应激性溃疡、疏通肠道及肠内外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仍反复高热,12月2日复查CT示:1.颈椎内固定术后表现,2.双侧少量胸水,双肺少许炎症灶,右肺下叶节段性肺实变。12月3日、12月4日两次接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血培养找到革兰阳性菌,加用万古霉素抗感染,但患者仍反复高热,后改用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12月6日再次接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血培养找到革兰阴性杆菌,再次调整抗生素为万古霉素联合泰能治疗,但体温仍无明显下降,12月9日接检验科危急值:痰培养找到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根据药敏调整抗生素为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及万古霉素,后患者体温、血象、PCT逐渐下降,12月13日停用万古霉素,12月24日停用替加环素,12月25日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降阶梯为左氧氟沙星,且因痰涂片中找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根据药敏加用磺胺甲基异口恶唑抗感染。因患者自主咳痰能力差,痰多,为便于气道维护及减轻患者不适症状,于2015-12-11行气管切开术并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于2015年12月14日及12月17日3次出现突发神志不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下降,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后患者意识转清,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恢复同前。12月31日复查胸部CT提示两肺炎症、实变有所吸收、减少。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尚平稳,经气管切开导管内给氧,血氧饱和度可维持在95%左右,体温波动于38℃左右,但自主咳痰能力仍很差,痰较多,痰液粘稠。诊断:1.脊髓损伤伴四肢瘫痪,2.颈椎脱位,3.脓毒血症,4.肺部感染,5.呼吸衰竭,6.肝功能异常,7.肺挫伤,8.颈椎管狭窄,9.颈部软组织挫伤
患者出院后未复诊,尚不知预后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