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70岁,5-0-0-5,因“体检发现子宫占位1小时余”于2016.05.23入院。 患者50岁绝经,1小时余前来院妇科体检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B超提示“宫腔内混合性回声灶(34mmX22mm)”,无阴道流血,无腹痛,无头晕乏力等,为进一步治疗,门诊拟拟“子宫内膜息肉”收入院。 有输卵管结扎术手术史。
T 36.8℃ P 75次/分 R 18次/分 BP 124/74mmHg 一般情况良好,神清,精神可,无明显消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侧锁骨上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痛,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式,阴毛呈倒三角型分布。阴道畅,无分泌物,无异味。宫颈萎缩。子宫:萎缩,无压痛,附件:双附件未及包块,无压痛。 (2016.05.23本院1274014)B超:子宫萎缩,宫腔内混合性回声灶(34mmX22mm);双侧卵巢未及。
子宫内膜息肉 手术记录: 腰麻成功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用扩张条扩宫颈,由4号扩至7号,置镜观察见子宫腔形态好,子宫内膜薄,宫腔可见约3.5cm*2.0cm大小息肉状突起,表面光滑,蒂部粗,位于宫底。诊断“子宫内膜息肉 ”。 操作:电凝针在息肉底部将息肉切除,用取环钳取出息肉,再次置镜观察息肉状突起已完整取出,未见残留,双侧输卵管开口见,检查创面无出血。撤去手术器械。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5毫升,麻醉效果满意。标本经本人过目后送病理检查。患者安返病房。 病理结果回报:(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标本:囊性萎缩性息肉。符合临床,定期随访。
老年患者宫颈萎缩,为避免术时探针无法进入和扩宫颈困难,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片50mg po bid,总计100mg,阴道后穹窿放置200ug米索前列醇片软化宫颈(备注:高血压、青光眼禁忌使用米索前列醇片)。另外老年患者如B超提示子宫内膜偏厚,诊刮术又无法刮出内膜组织的需考虑行宫腔镜检查,警惕子宫内膜息肉可能。